吊四状元

四榜状元逢此日,他年公论定难逃。

空令太守提三尺,不见元戎用六韬。

元举何如兼善死,公平争似子威高。

世间多少偷生者,黄甲由来出俊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子所作的《吊四状元》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评价。诗中不仅展现了对四状元的哀悼之情,更蕴含了对公正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句“四榜状元逢此日”,开篇即点明了事件的背景——四位状元在同一天去世,这一巧合引发了后人的无限遐想与感慨。接着,“他年公论定难逃”一句,预示着历史的公正终将评判一切,无论生前如何辉煌或黯淡,最终都将接受公论的检验。

“空令太守提三尺,不见元戎用六韬”两句,通过对比太守手持法律之剑与元戎(古代军队高级将领)运用兵法,暗示了在道德与权力的较量中,道德的力量往往显得更为重要和深远。这里借用了“三尺”(象征法律)与“六韬”(古代兵书,象征军事策略),强调了道德与智慧在面对权力时的相对优势。

“元举何如兼善死,公平争似子威高”两句,进一步探讨了道德与牺牲的关系。元举(可能指其中一位状元)选择善终,而“子威”(可能指另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则以更高的公平标准为人称道。这表明,在道德与牺牲面前,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与正义,更能赢得后世的尊敬。

最后,“世间多少偷生者,黄甲由来出俊髦”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现实世界。诗人指出,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但真正的英雄与杰出之士,往往出自那些坚守道德、追求公正的人群之中。“黄甲”在这里象征着荣誉与成就,而“俊髦”则代表了才华出众之人。这句话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对当代社会的一种呼吁,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获得真正的荣耀与尊重。

综上所述,《吊四状元》不仅是一首哀悼逝者的诗歌,更是对道德、公正与牺牲价值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后世的一种激励与启示。

收录诗词(33)

无名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金合铸李将军。

形式: 押[文]韵

嘲杨廉夫

竹枝柳枝桃杏花,吹弹歌舞拨琵琶。

可怜一个杨夫子,变作江南散乐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山前有客祠彭越,塞上无人斩郅支。

形式: 押[支]韵

斜倚水开花有思,缓随风转柳如痴。

形式: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