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高伯庸

晚雨泽丛艾,惊风倒枯松。

苍苍固无神,此语疑可从。

十年江南岸,与君每从容。

披翻俱败简,登眺同老筇。

平生毁誉半,意子陈元龙。

方期万里行,忽与二竖逢。

哀音忆初闻,一恸几摧胸。

岁月逝不留,炎曦已成冬。

惟昔在世日,最厚庞与龚。

联翩奇祸作,摧此西峙峰。

凄然荷锄地,谁复伴老慵。

稚儿亦可怜,见我犹能恭。

勿说山巨源,吾今愧渠侬。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对友人高伯庸的悼念之作。诗中以晚雨惊风起兴,描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

“晚雨泽丛艾,惊风倒枯松”,晚间的雨水滋润了丛生的艾草,狂风却将枯松连根拔起,形象地展现了生命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悲剧。

“苍苍固无神,此语疑可从”,诗人感叹世间并无神灵庇佑,暗示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逝者的哀思。

“十年江南岸,与君每从容”,回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充满了闲适与和谐,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披翻俱败简,登眺同老筇”,两人共同阅读旧书,一同登山远眺,这些细节描绘了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平生毁誉半,意子陈元龙”,诗人认为友人一生中遭受了半生的赞誉与非议,表达了对友人人格的敬重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方期万里行,忽与二竖逢”,原本期待着友人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却突然遭遇病痛,表达了对友人生前未竟事业的遗憾。

“哀音忆初闻,一恸几摧胸”,回想起初次得知友人离世的消息时的悲伤,几乎让人心碎。

“岁月逝不留,炎曦已成冬”,时间无情地流逝,昔日的温暖如同夏日的阳光转瞬即逝,变成了寒冷的冬季,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惟昔在世日,最厚庞与龚”,追忆往昔,友人与庞、龚两位好友关系深厚,三人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情。

“联翩奇祸作,摧此西峙峰”,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如同山峰被摧毁,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震惊和哀痛。

“凄然荷锄地,谁复伴老慵”,在友人去世后,曾经一起耕作的土地变得凄凉,无人再陪伴自己度过老年。

“稚儿亦可怜,见我犹能恭”,即使在友人去世后,孩子们仍然尊敬地对待自己,体现了人性的美好。

“勿说山巨源,吾今愧渠侬”,最后,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像山巨源那样过于苛责他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陪伴友人直至终老的自责。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往事回忆、友情、生死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89)

周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丹徒。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 字:信道
  • 号:蠹斋
  • 籍贯:济南
  • 生卒年:1135—1177

相关古诗词

岁莫有怀存没次旧韵柬德裕安民

岁莫忽不乐,哦诗忆同裳。

百忧从中来,孰谓酒可忘。

昔我二三友,芳兰閟孤香。

悠悠十载间,屈指略丧亡。

搴花欲谁遗,怅然结中肠。

二子后来秀,双凤鸣朝阳。

胡不相暖热,矧我病在床。

只应鹏与鴳,飞舞不并行。

春圃可撷秀,晓陂可垦荒。

会将两芒屦,同践林下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苏庭藻二首(其一)

苏子文章旧起予,英英寒玉琢冰壶。

十年不见空青眼,一日相逢各白须。

可是封侯须望尉,只今著论又潜夫。

青灯寂寞秋堂夜,叹息寒衾梦亦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苏庭藻二首(其二)

双井原头秋草合,峨眉山下莫烟深。

看人竞改元和格,期子重赓正始音。

高论与时终落落,新诗过我太骎骎。

著鞭一语君须记,世事由来畏有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喜日新至

冲风冲雨何时了,忽忽归来岁又冬。

老弟世缘真嚼蜡,病兄术业亦屠龙。

寒灯眩目何妨暗,浊酒浇胸莫厌浓。

庞子高郎已芜没,两穷相对且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