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对友人高伯庸的悼念之作。诗中以晚雨惊风起兴,描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
“晚雨泽丛艾,惊风倒枯松”,晚间的雨水滋润了丛生的艾草,狂风却将枯松连根拔起,形象地展现了生命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悲剧。
“苍苍固无神,此语疑可从”,诗人感叹世间并无神灵庇佑,暗示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逝者的哀思。
“十年江南岸,与君每从容”,回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充满了闲适与和谐,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披翻俱败简,登眺同老筇”,两人共同阅读旧书,一同登山远眺,这些细节描绘了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平生毁誉半,意子陈元龙”,诗人认为友人一生中遭受了半生的赞誉与非议,表达了对友人人格的敬重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方期万里行,忽与二竖逢”,原本期待着友人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却突然遭遇病痛,表达了对友人生前未竟事业的遗憾。
“哀音忆初闻,一恸几摧胸”,回想起初次得知友人离世的消息时的悲伤,几乎让人心碎。
“岁月逝不留,炎曦已成冬”,时间无情地流逝,昔日的温暖如同夏日的阳光转瞬即逝,变成了寒冷的冬季,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惟昔在世日,最厚庞与龚”,追忆往昔,友人与庞、龚两位好友关系深厚,三人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情。
“联翩奇祸作,摧此西峙峰”,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如同山峰被摧毁,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震惊和哀痛。
“凄然荷锄地,谁复伴老慵”,在友人去世后,曾经一起耕作的土地变得凄凉,无人再陪伴自己度过老年。
“稚儿亦可怜,见我犹能恭”,即使在友人去世后,孩子们仍然尊敬地对待自己,体现了人性的美好。
“勿说山巨源,吾今愧渠侬”,最后,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像山巨源那样过于苛责他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陪伴友人直至终老的自责。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往事回忆、友情、生死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