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斋心踰一七,经义破三千。
黄叶石间路,青松山下泉。
客游朝复暮,禅定日如年。
回首鸣钟处,深林隔四天。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修行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斋心踰一七,经义破三千”展现了僧人长时间的静坐与诵读佛经,追求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深邃。接着,“黄叶石间路,青松山下泉”两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环境,暗示了僧人修行的地点远离尘嚣,与世隔绝。而“客游朝复暮,禅定日如年”则通过对比日常生活的短暂与禅定时光的漫长,表达了僧人对时间的不同感知,以及对当下静心修行的重视。最后,“回首鸣钟处,深林隔四天”以钟声和深林作为结语,不仅象征着僧人修行的结束与开始,也隐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不详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秋过衡阳浦,春还彭蠡居。
迢迢关塞远,此去意何如。
水阔飞难尽,沙平影易疏。
归来倘未晚,为报故人书。
瀑布下千寻,龙池烟雾深。
还将一勺水,自洗百年心。
混俗缘何事,劳形直至今。
浮踪从此定,尘土莫相侵。
春霁媚行游,春潮静不流。
衣薰疑日近,棹动觉天浮。
纚纚烟光合,丝丝柳色柔。
江南风物美,大半在汀洲。
嗜寂能安土,移栖欲近田。
还因数椽旧,得此一区偏。
墙短从山入,庭虚待月悬。
宁知师俭意,于分且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