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契妙堂中静养神,神凝气聚一壶春。
青山绿水无非道,翠竹黄花有几人。
世外不知千百世,身中还更两三身。
一从契得虚无妙,明月清风是我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身养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契妙堂中静养神,神凝气聚一壶春"表达了诗人在契妙堂内心神宁静,内息调和,将春天的生机收藏于心,充满了对生命力的珍视。
接着的"青山绿水无非道,翠竹黄花有几人"则是诗人观察自然界之美,并发问在这如画般的景致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略其中意境。这里的“道”字可理解为自然规律与哲学意义上的道。
第三句"世外不知千百世,身中还更两三身"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在生命多重层次的体验。这里“身中”指的是个人内心世界,“两三身”则象征着精神修养中的不同境界。
最后一句"一从契得虚无妙,明月清风是我邻"展示了诗人通过修行获得对宇宙真理的领悟,以及与自然元素(如明月、清风)和谐共存的愿望。这里“一从”指的是诗人的某种精神状态,“契得虚无妙”则是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物与个人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平衡的思想。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重楼复屋枕层崖,想有残碑锁翠苔。
但见苍山如壁立,不知绿水自何来。
岩花满眼红而紫,谷鸟呼名去复回。
便欲买舟从此隐,岂惟一处子陵台。
峡畔寻常有虎踪,峡中闻说有蛟龙。
心知峭壁生如剑,目送清波去似弓。
绕树尽皆青薜荔,举头忽见白芙蓉。
西风为我吹残酒,最喜千峰翠色浓。
思微堂里自冲虚,高士闲居兴味殊。
月冷花开数朵静,风清鸟过一声孤。
谁知心上工夫妙,欲觅人间俗累无。
九转内丹成也未,快骑白鹤去天衢。
伶伦窥管夜飞灰,万紫千红暗剪裁。
微雨绩天烟织雪,寒风簸水月筛梅。
寿鸠索妇花前笑,鳏燕呼雏柳外哀。
春色无边茶未荚,社前犹欠一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