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五)

飞翼西北来,遗我书赫蹄。

中有陈情词,复怜双雏啼。

野旷川无梁,积荒气候凄。

鸡鸣葡萄根,虎啸苜蓿畦。

清霜集素裘,斗戴天益低。

顿辔不得上,雪山在其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袁桷所作的《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马伯庸出使河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壮阔的自然景色。

首句“飞翼西北来”,以“飞翼”比喻友人的出行,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期待。接着,“遗我书赫蹄”一句,巧妙地将友人的信件比作“赫蹄”,既体现了信件的珍贵,也暗示了友人行程的遥远与艰难。

“中有陈情词,复怜双雏啼”两句,通过友人在信中表达的深情和对家中双子的牵挂,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复杂的情感交织。这种对家庭的思念,与即将踏上旅途的决绝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野旷川无梁,积荒气候凄”描绘了旅途中的荒凉景象,广阔的田野与寒冷的气候,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而“鸡鸣葡萄根,虎啸苜蓿畦”则通过动物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不平凡与危险,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身处异域的挑战与未知。

“清霜集素裘,斗戴天益低”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清霜覆盖在友人的衣物上,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而“斗戴天益低”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漫长。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旅途的艰辛。

最后,“顿辔不得上,雪山在其西”表达了友人即将面对的困难与挑战,雪山象征着不可预知的困难与险阻,同时也寓意着友人坚定的决心与勇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旅途的壮美,以及对友人安全与成功的深深祝愿。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六)

其西何寥寥,云有古先生。

岩居时一食,委形澹无营。

朝日炫丹碧,匪以斤斧成。

如何骄荣子,腾拿列层城。

驱力超北海,逐影徙南溟。

谁能佐玄化,泯默有遗情。

形式: 古风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七)

遗情在相思,举酒不得起。

永念编简功,笃志刊绮靡。

倾盖已云旧,知我实知己。

送君河之湄,冻柳光薿薿。

修途马飞翻,少立尽瞻俟。

植德绥令名,眠食慎道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八)

道里吾何能,托身承明庐。

峨冠养深拙,清尘辟修途。

驱马李陵台,望乡问长须。

长须不能对,吾行益次且。

羡君万里道,晴霞起襜褕。

天山谅非远,椎牛植枌榆。

形式: 古风

大名刘节妇吟

孤鹤不累巢,离鸾不饮溪。

溪明难为影,巢成谁与栖。

飘飘无根云,流丽如虹蜺。

下有贞松台,白日昼且凄。

我思彻霄汉,冥邈不可梯。

青青东园柳,子规当树啼。

来者何用欢,去者日以迷。

击石端出火,捣辛能作齑。

妾心倘未明,请看井中泥。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