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歌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此日飙轮远”以“飙轮”比喻逝者离世之迅速,暗示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何年画阁开”则通过反问,强调了逝者生前的辉煌与影响力,仿佛那辉煌的时刻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
接下来的“勋猷金匮史,文赋柏梁才”,赞美逝者在历史和文学上的贡献,将逝者与金匮(古代藏书之处)和柏梁台(汉代著名的文学聚会地)相联系,意在表明逝者不仅在功业上卓著,在文学创作上也才华横溢,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故事传西省,遗恩照夜台”进一步描述了逝者的影响与纪念。西省,古代官署名,这里可能指逝者曾任职或影响过的领域。遗恩,指逝者留下的恩泽与影响,即使在夜台(墓地)之下,这种恩泽依然照亮着后人的心灵,体现了逝者精神的永存。
最后,“凄华表月,不见鹤归来”描绘了一幅月光下华表(古代用于标志道路的石柱)旁,月色凄清,却不见仙鹤归来的景象。仙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与长寿,此处暗含对逝者的怀念与期盼,希望逝者能如仙鹤般再次归来,与亲人团聚。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其生前功绩与精神的颂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荣誉与记忆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