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其二)格斋

读书轮何知,问羊马何与。

二理仍两心,终无研究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翻译

读书又能了解什么呢?
询问羊和马又有什么关系呢?

注释

读书:指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或理解。
轮何知:比喻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有限,无法深入。
问羊马:用反问的方式,表示不解或讽刺。
何与:有何关联,此处表示不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理:两种道理或观念。
两心:指两种不同的思想或立场。
终无:终究没有。
研究处:探讨和解决疑惑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其二)》。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读书和研究学问的态度。

"读书轮何知,问羊马何与。"

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读书如同转动车轮,看似忙碌却不知其意义所在;而问询羊马,则是比喻性的说法,用来形容对那些不相关、毫无意义的事情进行探讨。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自己对于一些琐碎、无关紧要事务的困惑和不解。

"二理仍两心,终无研究处。"

这句话则进一步深化了上一句的情感。"二理"指的是对两种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思考,而"两心"则形容内心的矛盾与分裂。诗人觉得即使对于不同的学问或者道理进行思考,也终究找不到一个研究和探索的定位或出口。这不仅反映了个人在学术追求上的迷茫,更表达了一种时代背景下的困境感受,即知识的海洋广阔,个人的力量却有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读书、思维和研究的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学问追求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其六)腴亭

蜀张与蜀花,乡人相解后。

人存花更腴,人去花亦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宥]韵

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

西岘山光照旧庐,北湖水色漾新居。

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镜晨当扫黛初。

万壑千岩双不借,轻风细浪一夫须。

来书便当催诗雨,雪后灯前卷复舒。

形式: 七言律诗

题王晋辅专春亭

向来王家癖于马,今来王家癖于花。

洛阳城里花如海,一半移取来君家。

此花就中最秾丽,姚家黄兼魏家紫。

花王更有王中王,看却姚魏千花降。

一春好处君知否,上巳前头寒食后。

千花不用妒渠伊,此外春光更属谁。

形式: 古风

题王晋辅桂堂

诸天别有金色界,金粟如来更奇怪。

玉露洗面晞金风,黄云迎下月姊宫。

未与群芳较颜色,寒香世界谁较得。

一个世界一粟中,万粟世界香无穷。

诗人梦入广寒殿,香杀诗人天不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