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病起感怀》由明代诗人蒋主孝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因病初愈后对人生、命运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老病复侵寻,儒冠负壮心”,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年岁已高、疾病缠身的现状,以及内心对年轻时壮志未酬的遗憾。诗人以“老病”自况,表达了岁月无情、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惋惜之情。
颔联“功名逃凤阙,声价售鸡林”,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他将功名比作“凤阙”,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中心;而“声价售鸡林”,则比喻通过文才获得名声的过程。这两句暗示诗人虽曾追求过功名,但最终选择了退隐,不再为世俗的权势所累,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满足。
颈联“知命窗前易,安贫膝上琴”,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他认识到顺应天命,接受自己的命运,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在窗前弹奏一曲琴音,享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与超脱,以及对精神世界追求的重视。
尾联“青山空在望,白发巳盈簪”,以青山和白发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岁月催人老,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并未减退。最后两句“不用频惆怅,浮云变古今”,则是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领悟,劝诫人们不必过于忧愁,因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超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