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读渔洋山人精华录竟,偶系一绝》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沈瑜庆所作。诗中对比了两位诗人——王贻上与郑善夫,通过“正宗才力”与“无病呻吟”的评价,探讨了创作中的情感与风格问题。
首句“正宗才力王贻上”,赞扬了王贻上的才华与正统性,暗示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传统美学价值。接着,“无病呻吟郑善夫”则对郑善夫的作品进行了批评,认为其创作过于刻意,缺乏自然流露的情感,显得矫揉造作。
接下来两句“愁苦易工原结习,欢愉爱好入时无”,进一步阐述了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前半句指出,表达愁苦之情往往更容易在作品中体现,因为这是创作者长期形成的习惯或情感积累的结果。后半句则提出疑问,是否在表达欢乐与喜爱时,作品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者难以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探讨了情感表达在诗歌创作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如何在不同情感状态下的作品能否保持艺术的深度与广度。沈瑜庆以敏锐的洞察力,展现了对当时文坛现象的思考,同时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关于情感与艺术表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