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听蛩

虫,切切哀吟不肯休。愁人处,多在五更头。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鉴赏

这首《十六字令·听蛩》是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以“听蛩”为题,描绘了秋夜中蟋蟀的哀吟,营造出一种凄凉、愁绪弥漫的氛围。

“虫,切切哀吟不肯休。”开篇即以“虫”字点题,紧接着用“切切哀吟不肯休”描绘了蟋蟀在秋夜中的悲鸣,仿佛它们的声音永无止息,充满了哀怨与不舍。这种持续不断的哀吟,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物特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波动。

“愁人处,多在五更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这种愁绪并非偶然产生,而是特定时间——五更时分最为强烈。五更,即凌晨三点至五点,古人认为这是阴阳交替、天地混沌之际,也是人心最容易感到孤独和忧愁的时刻。诗人将蟋蟀的哀吟与人的愁绪联系起来,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十六字令·听蛩》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秋夜中蟋蟀哀鸣的意境,以及它对人心产生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感受力和对人生哲理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扬州

青雀芙蓉舫,红阑杨柳桥。听彻玉人箫。

一场花月梦,可怜宵。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荷叶杯.问病

花落木樨庭院。重见。骨细不胜衣。

支离憔悴总因伊。知么知。知么知。

形式: 词牌: 荷叶杯

荷叶杯.曲廊

今夜霜风凄紧。阵阵。行到曲廊边。

暗中扶遍小栏干。寒么寒。寒么寒。

形式: 词牌: 荷叶杯

捣练子.送春

啼乌歇,小庭空。几阵廉纤几阵风。

独倚危阑闲极目,子城一带绿阴中。

形式: 词牌: 捣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