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明后十日雨

得雨宜秧田,久雨损麦陇。

日暖可成实,天寒妨出种。

米面世所资,敢为一身奉。

望眼冀晴色,深为农夫恐。

长林风飕飕,狭港水汹汹。

闲谣不能欢,名与食孰重。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事活动受天气影响的现实,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首联“得雨宜秧田,久雨损麦陇”点明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适宜的雨水能促进秧田的成长,而过多的雨水则会损害麦田的收成。这反映了农业社会中对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

颔联“日暖可成实,天寒妨出种”进一步阐述了天气对作物成熟和播种的影响。温暖的阳光有助于果实的成熟,而寒冷的天气则可能阻碍种子的发芽和种植。

颈联“米面世所资,敢为一身奉”强调了粮食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重要性,诗人不敢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为社会提供食物的责任。

尾联“望眼冀晴色,深为农夫恐”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希望天气能够转晴以利于农事,同时也为持续的阴雨天气给农民带来的担忧感到忧虑。

最后一联“长林风飕飕,狭港水汹汹”通过描写自然界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氛围,与前文对农事的关切相呼应。

“闲谣不能欢,名与食孰重”则引出了一个哲学思考:在生活的压力下,人们往往难以享受闲暇的乐趣,而名利与温饱之间的选择也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困境。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人性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事与天气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诗人对农民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和对自然规律的洞察。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雨中作

闵雨涧将涸,为霖流复湍。

声来白浩浩,气起清漫漫。

随山问本源,踏地观狂澜。

隔水城市尘,了然不相干。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初三日雨

一林梅花雨,香湿烟冥濛。

水流涧底清,声落前溪中。

鸟飞既整暇,人意亦冲融。

今岁春来早,新萱已满丛。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雨中

山林得凉雨,倍觉十分秋。

衡门篱落间,木槿上牵牛。

霏微弄空明,炊烟澹飞浮。

有酒不肯饮,南冠真楚囚。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夏雨

已忻五月凉,连得六月雨。

泉石养芝朮,圳浍长禾黍。

病虽未能饮,起亦尚可句。

凌晨百鸟啼,静夜百虫语。

寺外钟磬音,樵歌自来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