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尤溪赵氏连桂堂

一从五窦联芳后,直至君家四桂堂。

莫是燕山传下本,又疑蟾窟摘来香。

即今录续题千佛,伊昔栽培记十郎。

却笑郤生太矜露,一枝未足诧名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自从五窦家族联姻之后,直到你家四桂堂前。
难道这是燕山流传下来的品种,还是月宫中采集的芬芳?
如今我为你续写千佛经文,昔日十郎曾精心培育。
回头嘲笑郤生太过炫耀,一枝桂花不足以在名利场上夸耀。

注释

五窦:指窦家,可能是一个显赫的家族。
君家:指诗人的朋友或亲戚家。
四桂堂:可能是对方家中的一个厅堂,以桂命名,象征高洁。
燕山:古代地名,这里可能象征着高贵的来源。
蟾窟:月亮的洞穴,比喻仙境或神秘的地方。
千佛:佛教用语,可能指赞美或祈福的文字。
十郎: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前辈的名字。
郤生:另一个人名,可能是个有名气的人。
矜露:过分炫耀。
诧名场:在名声场上引人注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题目为《题尤溪赵氏连桂堂》。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对主人家园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文化修养的肯定。

首句“一从五窦联芳后”直指尤溪赵氏连桂堂位于风景如画之地,其“五窦”可能是当时的地理特征或名胜。接着“直至君家四桂堂”,则明确了诗人所赞美的对象,即赵氏的住宅,称其为“四桂堂”。

中间两句“莫是燕山传下本,又疑蟾窃摘来香”表达了对主人书香门第的推崇。这里的“燕山”,通常指代北方地区,而“蟾窃摘来香”,则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形容赵氏家学渊博、文化底蕴深厚。

下半首诗“即今录续题千佛,伊昔栽培记十郎”显示了诗人对主人家族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认可。“千佛”可能是对寺庙中佛像的比喻,意味着文化的繁荣;“十郎”则可能指的是赵氏家族中的某位学者或文人。

末尾两句“却笑郤生太矜露,一枝未足诧名场”,诗人以轻松的语气表达了对过分炫耀的批评,同时也显示出自己对于文学和文化成就的谦逊态度。这里的“郤生”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位文人,而“一枝未足诧名场”则强调了即便是不太完美的作品,也不需要过度夸张地宣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主人家园的描绘,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赞赏,展现了一种文雅而又内涵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题方元吉诗卷

古来名世者,一字费吟哦。

物贵常因少,诗传不在多。

词人三影句,处士五噫歌。

子壮吾衰矣,无因共琢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方友民诗卷

删定实惟曾大父,文忠况是老先生。

力行所学斯无愧,偶发于诗亦有声。

合止笙镛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

嗟予公事君归兴,不得相从细讲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

与客穷源上尽山,林霏初卷岭泥乾。

似嫌甲第施朱戟,别筑茅亭俯碧湍。

龙怒岂容缘磴汲,雹寒不敢近崖看。

平生粗有登临胆,今日凭高立未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方至诗卷

华宗人物甲吾乡,丹穴由来出凤凰。

万卷楼高谁敢上,五言城小不能当。

几曾费我挥斤力,尚欲传君齧镞方。

何日重寻溪上路,共羹苦荬饭黄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