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丹山梦庵张丈(其二)

幸自无人识姓名,忍将两脚闹中行。

元从有我安排了,强欲趋时作么生。

案上一编聊慰眼,世閒万事不关情。

此心唯有沙鸥信,来往江头自不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首句“幸自无人识姓名”,透露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不愿在尘世中留下痕迹,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身份认同感。接着,“忍将两脚闹中行”则描绘了诗人对喧嚣尘世的反感,宁愿选择在宁静中行走,远离纷扰。

“元从有我安排了,强欲趋时作么生”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顺应潮流的不屑,认为自己早已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与安排,无需勉强随波逐流。这种独立思考和自我坚持的精神,展现了诗人鲜明的个性和坚定的内心世界。

“案上一编聊慰眼,世閒万事不关情”则表明了诗人通过阅读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对于世间万物保持了一种超然的态度,不为外界事物所动,体现了其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此心唯有沙鸥信,来往江头自不惊”以沙鸥比喻诗人的心境,沙鸥在江边自由自在地飞翔与栖息,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那份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翌日二子见和复韵以答(其二)

忽听城楼暮角声,飞空片月快新晴。

云烟敛迹无纤滓,星斗收光不敢明。

千里共看人已老,一枝难稳鹊频惊。

醉吟坐到三更尽,病骨不禁秋气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翌日二子见和复韵以答(其三)

香雾霏霏晚渐收,冰轮碾破一天秋。

便邀东海骑鲸客,同上西家拍酒楼。

不向此时拌一醉,更于何处散千愁。

年年八月如今夕,永结无情汗漫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翌日二子见和复韵以答(其四)

好将弦管试新声,月正圆时天正晴。

光射酒杯浮潋滟,香飘桂实甚虚明。

拂衣醉舞人争看,抵掌狂歌鸟暗惊。

邂逅尊前成一笑,勿论谁浊与谁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丁未立春日与彦衡景纯史生饮坐中彦衡有诗且需余和为赋此

花枝摘索费诗催,自笑吟怀老未灰。

白发渐如残雪满,朱颜不逐早春回。

可人襟韵来三客,入眼风流欠二梅。

有酒□身强健在,莫教闲却手中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