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成廷圭的《十月一日闻徐州复》,通过对黄河未能荡涤彭城之乱,导致当地冲突频发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战争影响的沉思。"黄河不解洗彭城"一句,以黄河象征历史的洪流,暗示其无力改变现实的动荡。接下来的两句,"一载始通南国贡,三山犹驻朔方兵",揭示了战事持续和南北交流受阻的现状。
诗人接着将视线转向历史人物,"寄奴故里人何在,亚父荒陵土欲平",借用了刘裕(字寄奴)和范增(字亚父)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最后,"却忆朱陈好村落,几时烟雨看春耕",通过想象朱陈村的宁静农耕生活,表达了对田园诗意和安宁社会的憧憬,以对比现实的战乱,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元代文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