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闻乔损丈卒法源寺

幽州天外远。望魂兮归来,武担山畔。

古佛同居,总平生英气,法华千转。

柳色依然,春未了、台城先换。

第一伤心,泉路交期,十三峰馆。三度同经兵乱。

记旧国黄尘,夜深长叹。

小阁延秋,有相公来去,履痕都满。

是色是空,全付与、钟声肠断。

岁岁寻碑唐寺,丁香泪点。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幽州为背景,描绘了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幽州天外远"开篇,传达出一种辽远而寂寥的氛围。"望魂兮归来"表达了对亡者的思念,"武担山畔"则点明了具体的地点,暗示了逝者曾经的生活轨迹。

"古佛同居,总平生英气,法华千转",通过佛寺和佛法的意象,赞美了逝者高尚的精神品质,以及他们对佛法的执着追求。"柳色依然,春未了、台城先换",以春天的变化象征着时光流转,而台城的更迭则隐含着世事变迁。

"第一伤心,泉路交期,十三峰馆",进一步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思,暗示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中的相聚。接下来,词人回忆起战乱中的经历,"三度同经兵乱",凸显了时代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小阁延秋,有相公来去,履痕都满",描绘了法源寺内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足迹的追忆。"是色是空,全付与、钟声肠断",借佛家的哲理抒发内心悲痛,钟声敲击着词人心弦,令人断肠。

最后,词人每年都会来到唐寺寻找碑文,"岁岁寻碑唐寺",寄托对亡者的深深怀念,"丁香泪点"则以丁香花的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情感的哀伤。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三姝媚·闻乔损丈卒法源寺》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空间、时间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故人的深切悼念和对历史的沉思。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子黄时雨.横溪阁,用玉田韵

烟柳双溪,展残卷半窗,丛话渔隐。

逗夜雨朝晴,四乡蓑影。

沙上飞禽知我意,劝延山翠疗诗病。画中景。

微欠浣花,花外渔艇。琴引。相思成兴。

问凄凉犯里,哀韵谁听。愿老唱农歌,秧塍千顷。

无恙临邛应早到,自眉州下江程近。归心紧。

野田鹭鸶飞暝。

形式:

凤皇台上忆吹箫.漱玉韵答辛子

虎口生涯,凤毛文采,崃山绿到天头。

借好风吹送,寸版银钩。

满眼雍陶句子,蛮嶂远、队队归休。

芙蓉郭,春浓似病,人瘦于秋。扁舟。

渡来弱水,清净四禅天,慧业人留。

补杏花红处,春雨登楼。

江上鲤鱼风起,双流路、盼断双眸。

银蠡酒,思公子兮,代畔牢愁。

形式:

百字令.梁杭雪画

苍岩列岫,似镜中,描取小鬟妆束。

皴法全抛山乍笑,西子苧萝新浴。

石色鹦哥,篙声渔父,夜雨生飞瀑。

了然疯性,水中添个茅屋。

云是一角罗浮,罗含宅子,借画消三伏。

自别宣南成泡影,梦里人归西蜀。

白鹤新居,红羊浩劫,一绢春山绿。

钩辀如叫,黄梅雨霁云木。

形式:

琐窗寒.次辛子见寄韵

灯尽方花,诗来引梦,露华霏雨。

怀人半枕,杨柳风前张绪。

响谯楼一更两更,杜鹃啼遍相思苦。

望邛山西角,两三星点,算君来路。迟暮。愁乡住。

念锦绣成都,托身无所。东城向晚,新鬼多于人数。

扫山中茅屋半间,小禾四月天未暑。

到荣州,一醉红香,笑作榴花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