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平韵(其二十八)

世味尝来半苦甘,浮生寄托海东南。

名花却被风霜萎,野草偏多雨露涵。

若悟充饥徒画饼,应知解醉早携柑。

小中见大虚中寔,万古乾坤一草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洞察。首句“世味尝来半苦甘”,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复杂与多面性,既有甜美的滋味,也有苦涩的经历,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浮生寄托海东南”一句,借地理位置的描述,暗喻人生的漂泊不定,如同大海中的浮萍,随波逐流,寻找着自己的归宿。这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在世间的孤独与迷茫。

“名花却被风霜萎,野草偏多雨露涵”对比鲜明,名花易凋零,象征着世间繁华终将消逝;而野草却能坚韧生长,象征着平凡的生命也能在逆境中顽强生存。这一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不同看法,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若悟充饥徒画饼,应知解醉早携柑”则通过生活化的比喻,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画饼充饥是徒劳无益的幻想,只有实际行动才能解决问题,解醉需要的是实际的柑橘,而非空想。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劝诫,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

“小中见大虚中寔,万古乾坤一草庵”最后两句,以小见大,揭示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生命的普遍性。无论是宏大的世界还是微小的事物,都蕴含着生命的真谛。草庵虽小,却能容纳万古乾坤,寓意着无论环境如何,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宇宙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不失明快,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平韵(其二十九)

洪炉扇火势炎炎,大造芸芸日夜添。

若个点头来石化,阿谁笑口妙花拈。

叹蛇不及之推禄,匪蚓恶能仲子廉。

独有幽人清彻底,逢秋冷看水晶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杂诗平韵(其三十)

清高万古肃森严,学得高风了却凡。

笔不吐芒何作作,石能雄镇且岩岩。

临崖笑我勒瘏马,排浪看他张饱帆。

老大无能休卖拙,名言宝贵当经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送汇亭何夫子由明府擢淡司马升任潮州太守代(其一)

琴堂月印海天东,鹤梦清携两袖风。

学本扬州誇水部,治如蜀郡化文翁。

珊瑚网起连江碧,桃李花开满县红。

药笼采来芝桂品,惭将溲勃附其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汇亭何夫子由明府擢淡司马升任潮州太守代(其二)

春风碧水使君舟,载出双龙五马游。

半刺乍临台北上,一麾遥接岭南头。

潮民何幸瞻韩至,海国空怀借寇留。

此去贤良二千石,的应进秩觐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