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知县刚仲二首(其一)

与君同志复同州,少日论文放一头。

孝子忧亲双鬓白,痴儿了事一生愁。

凌云意气须臾尽,积岁声名取次休。

赖有遗编留史笔,几回废卷泪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与你志趣相投又同在州府,年轻时我们热衷于论文畅谈。
孝顺的儿子因忧虑双亲而两鬓斑白,无知的孩子却只知忙于琐事,一生忧虑。
曾经的豪情壮志转眼消逝,多年的名声也随时间逐渐淡去。
幸好还有你的遗作留在史册,我多次翻阅旧卷,不禁泪流满面。

注释

与君:你我。
同志:志趣相投。
复:又。
论文:谈论文章。
孝子:孝顺的儿子。
忧亲:忧虑双亲。
双鬓白:两鬓斑白。
痴儿:无知的孩子。
凌云意气:豪情壮志。
须臾:转眼。
积岁:多年。
声名:名声。
赖有:幸好有。
遗编:遗留的著作。
史笔:史书。
废卷:旧卷。
泪横流: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为悼念宋知县刚仲而作,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品才学的敬仰。首句“与君同志复同州”回忆两人曾经志同道合,在同一州府共事的日子,显示出深厚的友情。接着,“少日论文放一头”描绘了年轻时他们热衷于论文论政,才华横溢的场景。

“孝子忧亲双鬓白”感慨宋知县的孝心,他在为亲人忧虑中过早地白了头发,体现了他的仁爱和责任感。而“痴儿了事一生愁”则以“痴儿”自比,表达对朋友一生辛劳和愁苦的共鸣,以及对友人未能享受清闲生活的惋惜。

“凌云意气须臾尽”赞扬宋知县生前的豪情壮志,但这些都如短暂的云烟消散。“积岁声名取次休”则暗示了他虽然名声显赫,但生命终将逝去,一切荣誉都将随时间淡去。

最后两句“赖有遗编留史笔,几回废卷泪横流”表达了诗人对宋知县著作的珍视,即使人已逝,但他的著作如同历史的见证,每当翻阅旧卷,都会勾起无尽的哀思,泪水纵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宋知县生平的回顾和对其人格品质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挽李主簿长民二首(其二)

帝里从游情最亲,江头一别几经春。

追思语笑恍如昨,时枉音书宁厌频。

忧患自嗟非故我,昂藏不复见斯人。

每哦风月无边句,西望潸然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挽李主簿长民二首(其一)

蚤擅湘中二妙声,一官政尔为亲荣。

倦游未试胸中蕴,苦学徒遗身后名。

踵武世科知有子,尽心色养足生平。

可堪膝下称觞处,不见伯仁贤弟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谷子长(其三)

伊昔拜芝宇,词场话俊游。

一从分袂日,五阅鲙鲈秋。

别梦思何极,长川逝莫留。

盖棺俄隔世,空遣泪横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谷子长(其一)

仁寿渠应尔,为君呼彼苍。

若人奚所恨,夫我谓难量。

好学颜何泯,多才贾遽亡。

乘除馀庆在,薿薿看诸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