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脩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这首宋诗《春日游张提举园池》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作品,描绘了春天野外的景色和游园的乐趣。首句“西野芳菲路”展现了春天野外花开烂漫的道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春风正可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气息的追寻,春风轻拂,带来宜人的气候。
“山城依曲渚”描绘了一座傍水而建的城市,弯曲的小洲增添了几分宁静之美。而“古渡入脩林”则暗示着一条通往古老渡口的小径,穿过茂密的树林,让人想象出一幅幽深而静谧的画面。
“长日多飞絮”写出了春日里漫天飞舞的柳絮,增添了动态的视觉效果,也象征着春天的短暂和易逝。诗人“游人爱绿阴”表达了人们对绿色树荫的喜爱,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最后两句“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描绘了傍晚时分,园中传来悠扬的歌声和乐声,使得原本宁静的画堂显得更加深邃,富有诗意。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游园的惬意,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不详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东峰亭上共徜徉,列嶂低衔夕照黄。
酒兴未阑归骑促,一鸥轻泛白云乡。
秋霜阁下水潺潺,一片清泉漱玉寒。
试把尘襟来此濯,要看披腹吐琅玕。
历骋禅扉到暮钟,苦无胜事可深穷。
归来唤渡青溪上,唯有山桃满路红。
此君高节抗浮云,环寺幽亭分外清。
凌厉雪霜真有守,招邀日月自多情。
更无一点红尘到,但觉中襟爽气生。
争似南墙相对处,萧萧流水绕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