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信民教授谢无逸游南湖

春游每觉客愁消,最爱晴湖涨柳桥。

鸭绿皱寒初拍岸,鹅黄照影自垂条。

恼人风物今如许,著意春光已不撩。

但得与君同一醉,何辞日日作诗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南湖春游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首句“春游每觉客愁消”,点明了春游的乐趣在于能驱散心中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着,“最爱晴湖涨柳桥”一句,通过“最爱”二字强调了诗人对晴朗湖面和柳桥景色的特别喜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鸭绿皱寒初拍岸,鹅黄照影自垂条”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将湖水比作鸭绿,描绘出湖面在寒冷初退时的波纹;同时,以鹅黄形容柳条的颜色,通过柳条的倒影映照在湖面上,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恼人风物今如许,著意春光已不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致的感慨,认为这些风物令人难以忘怀,甚至不再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

最后,“但得与君同一醉,何辞日日作诗招”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享这份快乐,愿意每日作诗来邀请朋友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游中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对生活、对友谊的热爱与赞美,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思禹兄生日

文章瑞世本奇豪,风鉴霜天夜月高。

且袖玉堂批诰手,戏来山邑试牛刀。

意长千里奔赪尾,恩重三山压巨鳌。

满荐寿觞何所祝,祝公亲见折蟠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崇仁县与思禹闲游小寺啜茶闻棋

平生阅世等虚舟,临汝重来又少留。

携弟来逃三伏暑,入门拾得一轩秋。

隔墙昼永闻棋响,阴屋凉生见树幽。

又值能诗王主簿,饭馀春露啜深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余居临汝与思禹和酬瓯字韵数首后寓居湘山思禹复和见寄又答之

涔蹄小邑著吞舟,未起风雷更少留。

馔客酒酣腮玉缬,侍儿歌送眼波秋。

诗成槲叶江村处,想见杨花院落幽。

绮席忆曾蒙设醴,预闻谈笑把空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蔡儒效见寄

独宿圆庐意自清,夜凉林木寂无声。

镜中白发今慵剃,梦里浮华已懒争。

故国别来空好境,旧游谁共读题名。

遥知他日重相见,握手应惊太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