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朗州崔员外与任十四兄侍御同过鄙人旧居见怀之什时守吴郡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从前住在邻近屈亭的地方,周围是红枫林和橘树,还有鹧鸪的鸣叫声。
离开皇宫青门外,已历十度岁月,见证了蛮江边白芷的生长。
曾经被召入宣室,现在又守卫着阖闾之城。
在这遥远的地方,有谁会记得我?只有同住的仙郎和我的表兄。

注释

昔:从前。
居邻:住在附近。
屈亭:地名。
枫林:红枫树林。
橘树:橘子树。
鹧鸪声:鹧鸪鸟的叫声。
辞:离开。
御苑:皇宫。
青门:古代长安城的东门。
蛮江:偏远的江边。
白芷:一种香草。
自此:从此。
宣室:汉代宫殿,这里指朝廷。
阖闾城:古代吴国都城,这里泛指守卫之地。
何人:谁人。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相忆:怀念,记住。
同舍:同住一屋。
仙郎:对才子的美称。
外兄:表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故人的思念。开篇两句“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通过对过去生活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接下来的“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个人的变化进行反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人在“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中,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个人命运的变迁和现实中的不易。最后,“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则是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希望能够重逢旧友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故土、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酬淮南廖参谋秋夕见过之作

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

初服已惊玄发长,高情犹向碧云深。

语馀时举一杯酒,坐久方闻四处砧。

不逐繁华访闲散,知君摆落俗人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

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綵旗。

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

朱轮尚忆群飞雉,青绶初县左顾龟。

非是湓城旧司马,水曹何事与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十一院长元九侍御

分忧馀刃又从公,白羽胡床啸咏中。

綵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

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几丛。

若问骚人何处所,门临寒水落江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

殿含佳气当龙首,阁倚晴天见凤巢。

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