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山人归睦州旧隐

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

初归山犬翻惊主,久别江鸥却避人。

终日欲为相逐计,临岐空羡独行身。

秋风钓艇遥相忆,七里滩西片月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你如今住在桐庐的哪里,草堂想必紧挨着戴家的宅院。
刚刚回到山中,连狗也因你的归来而惊讶,长久未见,江鸥都避开人迹。
我整天都想计划去追随你的足迹,但到了岔路口,只能羡慕你能独自出行。
秋风吹过,我遥想你在那七里滩西的小舟上,新月初升,景色宜人。

注释

君:你。
桐庐:浙江桐庐县。
草堂:简陋的房屋。
戴家:虚构或友人家。
初归:初次归来。
山犬:乡间犬。
翻惊主:对主人感到惊讶。
久别:长时间未见。
江鸥:水鸟。
相逐计:追逐你的计划。
临岐:岔路口。
空羡:只能羡慕。
独行身:独自出行的人。
秋风:秋季的风。
钓艇:钓鱼的小船。
遥相忆:远远地怀念。
七里滩:地名,可能指具体的河流滩地。
片月新:新月初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的愁绪和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

“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 开篇即设问,询问友人在桐庐的居所,是在哪一个幽静的地方,与历史上的名士戴逵的草堂为邻。这里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环境的关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初归山犬翻惊主,久别江鸥却避人。” 山间的犬儿因主人初归而惊吠,江边的鸟类则因为长时间的离别而躲避行人。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隐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如同山中的犬儿一般急切。

“终日欲为相逐计,临岐空羡独行身。” 诗人终日思考着如何才能与友人相聚,但当站在高处眺望时,却只能空自羡慕那孤独行走的身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相思之情和无奈的心境。

“秋风钓艇遥相忆,七里滩西片月新。” 秋风中,诗人仿佛能够听见远方友人的船只声响,而在七里滩西的夜晚,看着那轮新月,不禁对友人生出无限缱绻。这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季节和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感情和精巧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134)

雍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字:国钧
  • 籍贯:成都
  • 生卒年:约789~873以前

相关古诗词

送徐使君赴岳州

渺渺楚江上,风旗摇去舟。

马归云梦晚,猿叫洞庭秋。

别思满南渡,乡心生北楼。

巴陵山水郡,应称谢公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裴璋还蜀因亦怀归

客在剑门外,新年音信稀。

自为千里别,已送几人归。

陌上月初落,马前花正飞。

离言殊未尽,春雨满行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哭饶州吴谏议使君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

遗爱永存今似古,高名不朽死如生。

神仙难见青骡事,谏议空留白马名。

授馆曾为门下客,几回垂泪过宣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罢还边将

白须虏将话边事,自失公权怨语多。

汉主岂劳思李牧,赵王犹是用廉颇。

新鹰饱肉唯闲猎,旧剑生衣懒更磨。

百战无功身老去,羡他年少渡黄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