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村落间事

东巷西巷新月明,南村北村戏鼓声。

家家输赋及时足,耕有让畔桑无争。

一村婚聘皆邻里,妇姑孝慈均母子。

儿从城中怀肉归,妇涤铛釜供刀匕。

再拜进酒寿老人,慈颜一笑温如春。

太平无象今有象,穷虏何地生烟尘。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巷西巷新月明亮,南村北村传来戏鼓声。
家家户户按时缴纳赋税,田间耕作互让田界,桑树丛中无纷争。
整个村庄的婚事嫁娶都由邻里操办,婆媳之间孝顺慈爱如同母子。
孩子们从城里带回肉食,妇人清洗锅碗准备饭菜。
大家恭敬地敬酒祝寿,老者的笑容温暖如春天。
如今虽然看似太平,但隐约有不祥之象,战乱之地哪里还会安宁?

注释

东巷西巷:指村庄的街道。
新月:明亮的新月。
南村北村:村落的另一头。
戏鼓声:村民娱乐的鼓声。
输赋:缴纳赋税。
让畔:互相谦让田地。
婚聘:婚姻之事。
妇姑:媳妇和婆婆。
儿从城中:孩子们从城市归来。
刀匕:餐具。
寿老人:为老人祝寿。
慈颜:慈祥的面容。
太平无象:太平景象。
穷虏:贫穷的敌人。
生烟尘:引发战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宋代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图景。诗人以"东巷西巷新月明"起笔,展现了夜晚村庄的明亮与静谧。接着,"南村北村戏鼓声"传递出村民娱乐活动的欢快气氛。村里的赋税及时缴纳,体现出农民的勤劳和秩序。

"耕有让畔桑无争"反映了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互助精神,田地耕作有序,桑树种植没有争执。婚姻之事也局限于本乡本土,家庭关系亲密而和谐,妇姑孝顺如同母子一般。

"儿从城中怀肉归,妇涤铛釜供刀匕"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孩子们从城市带回礼物,妻子则忙碌于烹饪,为家人准备饭菜。最后,村民尊老敬贤,"再拜进酒寿老人",老人们的慈祥笑容如春风般温暖。

诗的结尾,诗人感慨"太平无象今有象",赞美了当前社会的安宁景象,与战争时期的烽火硝烟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边疆安宁的期盼。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体现了陆游关注民生、向往太平的社会理想。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里中事

事近接耳目,诞信良易知。

颇疑有定数,一惑不可移。

坐视非所安,忠告反取疑。

虽抱愚直意,妄发悔曷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书幸二首(其二)

我身匪兕虎,岂是旷野物。

生非洪水时,胡为在巢窟。

向来三入朝,薄命不黔突。

未尝识许史,况敢交平勃。

沧波渺黏天,远逐轻鸥没。

今年君恩厚,幸许赐骸骨。

既逃申公钳,又异卞和刖。

放怀歌呜呜,宁暇书咄咄。

形式: 古风

书幸二首(其一)

富贵不可为,祸机发须臾。

贫贱不可为,饥寒死路衢。

我亦贫贱者,死期幸少纾。

春雨两耕犊,西畴破烟芜。

秋风一钓舟,南浦宿菰蒲。

辛勤异退之,亦复有屋庐。

堂北凿明窗,可以陈琴书。

文章不传世,自适亦有馀。

形式: 古风

书枕屏四首(其四)

星斗阑干晓,窗扉昽昒明。

金门与茅店,一种是鸡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