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游成福山院

成福僧留不拟归,猕猴菌嫩豆苗肌。

那堪蚕月偏多雨,况复衢城未解围。

翠拥槿篱泉乱入,云开花岛雉双飞。

堪嗟大似悠悠者,祗向诗中话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动荡时世中寻找一处清净之地,以避开战乱的景象。诗中的意境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僧人留恋于此的 情感;后半部分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苍凉。

"成福僧留不拟归"一句直接点出了主角,即一位名为成福的僧人,他决定留在这片土地而不再返回原来的地方。紧接着"猕猴菌嫩豆苗肌"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初生的豆苗,像猿猴手中的菌类一样细嫩,这些意象传递出僧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留恋。

接下来的"那堪蚕月偏多雨,况复衢城未解围"则转换了语气,指出了外界战乱的现实,连绵不断的春雨如同困扰人们心头的忧虑,而"衢城未解围"更是明示战争带来的封锁与恐慌。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僧人依旧能够从自然中寻找到一丝慰藉。"翠拥槿篱泉乱入,云开花岛雉双飞"这两句诗描绘了山院中的清泉潺潺流入、花朵在云隙间绽放的景象,既展现了僧人的观察之细致,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最后"堪嗟大似悠悠者,祗向诗中话息机"则是对这份宁静的感慨和赞美。诗人通过这些景象与心境的交织,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最动荡不安的时刻,也能从艺术中找到安慰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渲染的手法,展现了僧人在战乱时期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心境。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光大师草书歌

雪压千峰横枕上,穷困虽多还激壮。

看师逸迹两相宜,高适歌行李白诗。

海上惊驱山猛烧,吹断狂烟著沙草。

江楼曾见落星石,几回试发将军炮。

别有寒雕掠绝壁,提上玄猿更生力。

又见吴中磨角来,舞槊盘刀初触击。

好文天子挥宸翰,御制本多推玉案。

晨开水殿教题壁,题罢紫衣亲宠锡。

僧家爱诗自拘束,僧家爱画亦局促。

唯师草圣艺偏高,一掬山泉心便足。

形式: 古风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

金册昭昭,列圣孤标。仲尼有言,巍巍帝尧。

承天眷命,罔厥矜骄。四德炎炎,阶蓂不凋。

永孚于休,垂衣飘飖。吾皇则之,小心翼翼。

秉阳亭毒,不遑暇食。土阶苔绿,茅茨雪滴。

君既天赋,相亦天锡。德辀金镜,以圣继圣。

汉高将将,太宗兵柄。吾皇则之,日新德盛。

朽索六马,罔坠厥命。熙熙蓼萧,块润风调。

舞擎干羽,囿入刍荛。既玉其叶,亦金其枝。

叶叶枝枝,百工允釐。享国如尧,不疑不疑。

形式: 四言诗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舜颂

高高历山,有黍有粟。皇皇大舜,合尧玄德。

五典克从,四门伊穆。大道将行,天下为公。

临下有赫,选贤用能。吾皇则之,无斁无逸。

绥厥品汇,光光得一。千辐临顶,十在随跸。

大哉大同,为光为龙。吾皇则之,圣谋隆隆。

纳隍孜孜,考考切切。六宗是禋,五瑞斯列。

排麟环凤,披香立雪。四夷纳赆,九围有截。

昔救世师,降生竺乾。寿春亦然,万年万年。

形式: 四言诗

大蜀高祖潜龙日献陈情偈颂

有叟有叟,居岳之室。忽振金汤,下彼巉崒。

闻蜀风景,地宁得一。富人侯王,旦奭摩诘。

龙角日角,紫气盘屈。揭日月行,符汤禹出。

天步孔艰,横流犯跸。穆穆蜀俗,整整师律。

髯发垂雪,忠贞贯日。四人苏活,万里丰谧。

无雨不膏,有露皆滴。有叟有叟,无实行实。

一瓶一衲,既朴且质。幸蒙顾盼,词煖恩郁。

轩镜光中,愿如善吉。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