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谣赠璞冈赵明府(其一)孤高谣

群哇向人争呜呜,雅音大吕声为孤。

洪流四野钟波涛,远洲小渚形方高。

假令郑卫无淫声,韶頀何由得雅名。

下流沮洳无溟渤,岱宗华岳何突兀。

濛濛乎,憧憧乎。吾虑其忒,人以为特。

昔以为同,今以为崇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人文情感的深刻对比。开篇“群哇向人争呜呜”,以鸟鸣起兴,象征着自然界的声音纷繁复杂,与后文“雅音大吕声为孤”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高雅声音的孤独与珍贵。接着,“洪流四野钟波涛,远洲小渚形方高”描绘了广阔天地间水波荡漾、岛屿挺立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

“假令郑卫无淫声,韶頀何由得雅名”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音乐典故,通过假设郑卫之音没有淫靡之声,来反衬出韶頀(古代乐器)的高雅与纯净,进一步强调了高雅艺术的难得与珍贵。随后,“下流沮洳无溟渤,岱宗华岳何突兀”将视角转向人类文明的象征——山岳,通过对比低洼之地的渺小与大海的深邃,以及泰山、华山的巍峨壮观,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与赞美。

最后,“濛濛乎,憧憧乎。吾虑其忒,人以为特。昔以为同,今以为崇乎”则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架起桥梁,探讨了事物在不同视角下的认知差异,以及时间流转中价值观念的变化。这种对自然与人文、过去与现在、普遍与特殊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洞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更蕴含了对高雅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探索,是一首兼具审美与思想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45)

孙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谣赠璞冈赵明府(其二)寒冰谣

中州淇水来泼泼,介鳞无数沾涓沫。

流入漳河愈觉清,临流谁识源头活。

化作膏池一片冰,炎威都被清风夺。

冰之清,贮玉壶兮凝水精。

纤尘无地可附著,瑶池月色光盈盈。

冰之寒,冷风积雪山纥干。

乌鸱燕雀不敢近,沟穴深处藏狸貆。

乞儿一任附炎热,仙人笑抚碧琅玕。

形式: 古风

七谣赠璞冈赵明府(其三)弭盗谣

往年盗如云,云生顷刻成氤氲。

今年盗如雨,一齐清明还快睹。

往年城市纷匕首,今年村落镕刁斗。

风鸣犬吠总不关,夜夜黄鸡与白酒。

衣毳衣,绾墨绶,严使君,慈父母。

形式: 古风

七谣赠璞冈赵明府(其四)息讼谣

小民愆乾糇,健讼水赴壑。

堤防犹恐溃,况乃轻排凿。

年来讼牒纷如毛,朝呼夜捉声嘈嘈。

省台部使等閒事,直叫阊阖干西曹。

自从去岁冬十月,突隳灭迹喧声歇。

仲尼贵明德,君子戒谋始。

狡诬不敢尽无情,敢再强颜探风旨。

空庭啼鸟和琴声,永日一帘清若水。

形式: 古风

七谣赠璞冈赵明府(其五)慑暴谣

豪强视法等儿戏,长揖长官捽胥吏。

妖狐假得虎威归,犊麛鸡豚避无计。

西风一夜明严霜,蒿莱杀尽妖狐藏。

老稚相看笑哑哑,手指门闑谈庭堂。

何为近来不见恶少至,裸身号叫堂中央。

郭解死,齐民歌,鲁朱门外张雀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