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义山编修乞假归当湖

与君握别当春风,可惜东华试灯夜。

对酒惆怅秋碧空,落日无多在帘下。

山川图画正满眼,中有扁舟去如泻。

清波滟滟疑当湖,烟树摇空布帆亚。

君行俨入图画中,活水轻风不须借。

寄语承明一辈贤,但说荣名举手谢。

坐拥小妾看添丁,潇湘琴书倚田舍。

山中意趣人少知,此味依稀如食蔗。

抛却官书真自閒,任取狂吟岂堪怕。

送君令我生愧心,杜宇春深向人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陆义山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的想象。首句“与君握别当春风”,以春风起兴,预示着友人归乡的季节美好。接着,“可惜东华试灯夜”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离开京城、错过试灯佳节的惋惜之情。

“对酒惆怅秋碧空,落日无多在帘下”两句,通过酒宴上的惆怅和即将西下的夕阳,渲染了离别的哀愁氛围。而“山川图画正满眼,中有扁舟去如泻”则转而描绘友人归途中的景象,将山水比作画卷,扁舟如同流水般快速前行,充满了动态美。

“清波滟滟疑当湖,烟树摇空布帆亚”进一步展现了归途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清波荡漾,烟树摇曳,布帆轻盈,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接下来,“君行俨入图画中,活水轻风不须借”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生活的美好祝愿,认为友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最后,“寄语承明一辈贤,但说荣名举手谢”一句,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期待,希望友人能放下功名利禄,享受田园生活。“坐拥小妾看添丁,潇湘琴书倚田舍”描绘了友人在家中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沉浸在琴棋书画与农耕生活之中。

“山中意趣人少知,此味依稀如食蔗”强调了山中生活的独特趣味,虽少有人知,但其甘甜如同品尝蔗糖,令人回味无穷。“抛却官书真自閒,任取狂吟岂堪怕”表达了对友人摆脱官场束缚、自由自在生活的赞赏,认为即使狂放吟唱也不足为惧。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82)

汪懋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 号:蛟门
  • 籍贯:江苏江都

相关古诗词

柳州曹掌公暨弟达夫过访追忆旧游有怀鹤客不胜黄垆之感因赋一律

寂寂空庭遍草莱,荜门重为故人开。

水沈双剑三年别,雨送孤帆四月来。

邺下风流应未远,曹家兄弟最多才。

独怜草檄人长逝,相对能无使尔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嘉禾道中

柳色旗亭半郭村,昔年游处景犹存。

船过三塔惊龙窟,渔集双桥见石门。

乍得市酣销白日,却看戍火又黄昏。

南行不厌宵征苦,十载沧洲系梦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南湖

昨夜南湖雨点齐,蓼花滩没板桥低。

美人晓起褰珠箔,无限白云飞出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鸳湖棹舟过吴佩远东溪村舍

隐隐茅茨鸡乱啼,问程多指隔前溪。

夫人庙角残阳满,棹入桃花路转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