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送夏大尹复任江西》。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夏大尹在杏园共游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友人即将再次赴任江西的不舍之情。
首联“昔年曾共杏园游,物候惊新野水流。”以“杏园”为背景,回忆往昔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情景,通过“物候惊新”和“野水流”的景象,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更迭,为全诗奠定了怀旧与感慨的基调。
颔联“霄汉六年长在客,云山千里又逢秋。”将时间拉长到六年之久,用“霄汉”形容高远的天空,暗喻友人长期在外漂泊,而“云山千里”则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遥远之地,同时“又逢秋”点明了季节的变换,预示着别离的到来。
颈联“微霜夜度吴门树,疏雨凉生楚客舟。”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氛围。夜色中的微霜和疏落的雨滴,不仅增添了季节的寒意,也象征着离别的凄凉与哀愁。吴门指的是苏州,楚客则是指友人,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尾联“作邑如君应有待,不须樽酒慰离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认为即使在异地为官,也能有所作为,不必借酒消愁。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释放,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沉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