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维循所作的《题九成台》。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后的孤独生活,以及对自然和禅意的深刻感悟。
首联“一从晦迹懒登临,君考遗文惬素心。”表达了诗人因避世而不再涉足尘嚣,沉浸在先人遗文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里的“晦迹”意味着隐藏行踪,远离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
颔联“题壁有人留好句,索居无侣抱孤琴。”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情景,墙壁上或许有人留下佳句,而他则在寂寞中弹奏着孤独的琴声,寻找心灵的伴侣。这反映了诗人虽处孤寂,但内心仍有艺术的追求和情感的寄托。
颈联“云霞变幻迷朝夕,身世浮沉任古今。”通过描绘云霞的变幻莫测,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身世起伏,不为外界的变迁所动,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豁达。
尾联“惟有禅心与秋月,清光长伴我闲吟。”点明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只有禅心和秋月的清光照伴着他悠闲地吟诗。这里将禅心比作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秋月的清光则象征着纯净与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自然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禅意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