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东山》由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首句“飞鸟遗好音”,以飞鸟的鸣叫声作为开头,营造了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飞鸟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给读者带来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愉悦。这里的“遗”字,生动地描绘了飞鸟在空中自由飞翔,留下悦耳的歌声,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
接着,“千峰不知处”,将视线从声音转向视觉,描绘了一片连绵不绝的山峦,它们隐藏在云雾之中,难以寻觅其具体位置。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山峰的壮丽与神秘,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深远。
“日出扶桑枝,照见蔷薇树。”这两句诗将视角拉回到日出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扶桑”这一意象,象征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同时,阳光照射下的蔷薇树,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寓意着生命之美和自然的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生活的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