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燕燕辞巢蝉蜕枝,穷居积雨坏藩篱。
夜长檐霤寒无寝,日晏厨烟湿未炊。
悟主一言那可学,从军五首竟徒为。
故人骢马朝天使,洛下秋声恐要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时分的宁静而又有些凄凉的情景。开篇“燕燕辞巢蝉蜕枝,穷居积雨坏藩篱”两句,通过燕子离巢和蝉蜕在枝头鸣叫,以及因连绵细雨导致家园围栏破损的描写,勾勒出一种偏远而又略显荒凉的环境。诗人将这种自然景象与自己的寂寞情怀相联系,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接下来的“夜长檐霤寒无寝,日晏厨烟湿未炊”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和生活的艰辛。诗中通过屋檐上滴落的雨水、夜晚难以入睡以及厨房里烟火不旺,食物久炊不成的情景,强调了秋天的萧瑟与居住条件的简陋。
而“悟主一言那可学,从军五首竟徒为”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局势或君臣关系的一种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自己曾经投身军旅,写下五篇诗作却终究没有什么实际效用,来反映个人的微小和历史洪流的巨大。
最后,“故人骢马朝天使,洛下秋声恐要知”两句,则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担忧。通过“故人骢马朝天使”的描写,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旧友的深情。而“洛下秋声恐要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秋日在洛阳城下的萧瑟声音可能带来的不祥预感,表达了一种担忧和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秋天的宁静与凄凉,以及诗人对生活、友情和政治环境的深刻感悟。
不详
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历河阳、昭义从事,检校水部郎中,赐绯,再为留守判官。入为都官郎中,出为泽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长庆二年卒,时年七十四。子周余,大中年秘书监
远爱东光县,平临若木津。
一城先见日,百里早惊春。
德礼邀才重,恩辉拜命新。
几时裁尺素,沧海有枯鳞。
特建青油幕,量分紫禁师。
自然知召子,不用问从谁。
文武轻车少,腥膻左衽衰。
北风如有寄,画取受降时。
仙客诚难访,吾人岂易同。
独游应驻景,相顾且吟风。
药畹琼枝秀,斋轩粉壁空。
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春雨如烟又若丝,晓来昏处晚晴时。
仙人掌上芙蓉沼,柱史关西松柏祠。
几许岁华销道路,无穷王事系戎师。
回瞻二妙非吾侣,日对三峰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