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郡守游西湖泛舟曲水分韵得会字

谢公志东山,杖屦未冠盖。

兴成江湖游,意落轩冕外。

阴阴耸百木,浏浏鸣溪濑。

拿舟破菰荷,寻径穿萧艾。

新亭水心见,倒影飞虹背。

青山忽入坐,境与今意会。

公诗如干将,游刃天宇大。

西湖真小鲜,殊未供刀鲙。

云烟日相劘,媚妩分晴霭。

妙语泻琼瑰,化工应有待。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题为《陪郡守游西湖泛舟曲水分韵得会字》,描绘了诗人陪同郡守游览西湖时的所见所感。

诗中开篇即以“谢公志东山”起笔,借用了谢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杖屦未冠盖”一句,描绘了谢安未着官服,仅以杖履行于山林间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其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兴成江湖游,意落轩冕外”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远离官场的束缚。随后,“阴阴耸百木,浏浏鸣溪濑”描绘了湖边树木繁茂,溪水潺潺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拿舟破菰荷,寻径穿萧艾”则展现了诗人乘舟穿梭于荷叶与蒿草之间,寻找幽静小径的生动画面,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新亭水心见,倒影飞虹背”描绘了诗人站在新亭上,看到水中倒映着彩虹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

“青山忽入坐,境与今意会”一句,写出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与眼前的景色产生了共鸣,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公诗如干将,游刃天宇大”将诗人比作干将宝剑,比喻其诗歌如同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表达了对诗人文学才华的高度赞赏。

“西湖真小鲜,殊未供刀鲙”则以西湖的美景来衬托诗人的才情,暗示其作品远非西湖所能比拟,表达了对诗人文学成就的推崇。

“云烟日相劘,媚妩分晴霭”描绘了云烟缭绕、日光映照的景象,以及晴空中的云气之美,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

“妙语泻琼瑰,化工应有待”最后两句,赞美诗人的语言如同珍贵的美玉,表达了对诗人创作才能的极高评价,并暗示了大自然的造化之力,预示着诗人的作品将会得到世人的珍视与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陪同郡守游览西湖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诗人文学才华的高度赞扬。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赵伯充游曲水赵氏庄分韵得抱字

三春失行乐,风雨与病恼。

忽惊节物改,树密莺声老。

滥陪闲中客,载酒寻芳草。

东郊纵所适,苍莽事幽讨。

谁欤有隐居,溪谷相郁缭。

疏篱映脩竹,叩门许径造。

主人虽锄耰,好客自酒扫。

结茅□□年,种木今合抱。

飘然佳公子,忽弄松风操。

丝桐岂能尔,妙意超物表。

归途践危桥,月上千林缟。

兹游非人寰,俗耳不可道。

形式: 古风

和叔父移居东斋

去乡三十年,梦寐犹西土。

阨穷未能归,谅亦君子固。

结庐箕颍间,绝意为霖雨。

聊清一室地,仅作跏趺处。

迩来又谢客,不待羹轹金。

西斋旧翳密,日宴窗先暮。

东轩得爽嵦,真作禅侣住。

陶潜采菊时,尚复有真趣。

公今观此心,湛然忘客主。

坐了一大缘,固已遗能所。

形式: 古风

次韵岑彦高史强本春日书怀二首(其一)

二豪以诗鸣,优劣孰敢分。

纵横阅万卷,何忧备三邻。

终年发揣摩,秀句吐阳春。

谁云不菑畬,安取三百囷。

汝颍素多奇,世不乏孙陈。

著书效潜夫,奏赋嗤陵云。

哀时无祁奚,丹书谁为焚。

傥令试一割,晋盗当奔秦。

德业閟不耀,天欲昌其身。

定交乃余求,不贵白发新。

从此杖屦数,为子扫榻尘。

高谈看亹亹,挥麈落纷纷。

形式: 古风

次韵岑彦高史强本春日书怀二首(其二)

逝水不可复,百年行中分。

自嗟齿发故,晚境桑榆邻。

节物谩消长,枯荄不知春。

轩裳叹鸡肋,雀鼠盗廪囷。

学艺晚愈拙,弹冠力难陈。

澹然忘出处,任此无心云。

世路羊肠险,恐遭象齿焚。

何如老山泽,憔悴非逃秦。

嵩少幸咫尺,云泉许容身。

平生馀嗜好,舍旧当谋新。

安心本无法,妙理契析尘。

优哉真卒岁,岂复悦华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