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一)可渡桥喜晴

可渡新晴韶景媚,不愁寒透征衣。

滇阳渐近雪霜微。旧游如梦寐,旅思欲纷蜚。

时序惊心催候雁,嗈嗈鸣向朝晖。

多情何事帛书稀。明年春色里,领取一行归。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临江仙·其一》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美好景象和诗人旅途中的感触。"可渡新晴韶景媚",开篇即以清新之语赞美雨后的阳光明媚,显示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不愁寒透征衣",表达出他对天气转暖的欣慰,不必再担心寒冷侵袭。

接下来,诗人通过"滇阳渐近雪霜微",暗示旅程接近终点,雪霜渐轻,透露出一丝期待与轻松。"旧游如梦寐,旅思欲纷蜚",回忆起过去的游历,仿佛梦境一般,而此刻的旅行思绪开始纷飞,交织着怀旧与对未来归期的期盼。

"时序惊心催候雁,嗈嗈鸣向朝晖",诗人感叹时光匆匆,候鸟的叫声提醒他季节变换,也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多情何事帛书稀",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但通信不多,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最后,诗人以"明年春色里,领取一行归"收尾,寓意在来年的春天,他期待着结束旅程,回归故乡,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展现出对家的深深眷恋。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杨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二)可渡桥喜晴

万里云南可渡,七旬老叟华颠。金羁翠眊杏花鞯。

还家剑锋画,出塞马蹄穿。

旧店主人争羡,升翁真是神仙。东征西走几多年。

风霜知自保,穷达任皇天。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浣溪沙(其一)

步彻香尘倚画阑。丛头合凤尾交鸾。

金莲并蒂月双弯。

宋玉东邻芳草软,江淹南浦落花干。

抱云勾雪近灯看。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

解唱隋家昔昔盐。离亭别宴柳毵毵。

远山颦映翠眉尖。

霅上恰嫌苕子小,江都还笑宝儿憨。

断肠春色在江南。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三)

脚上鞋儿血色罗。掌上无力斗弯靴。

月牙新样不争多。

芍药栏边穿窈窕,柘枝筵下舞婆娑。

芙蓉帐里奈君何。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