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孝陵恭谒有述》由明代诗人杨守阯所作,通过描绘对孝陵的虔诚拜谒,展现了对古代帝王功绩的崇敬与感慨。
首联“淮海龙飞入建康,金戈铁马净欃枪”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象征着英雄豪杰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以及他们为国家统一和安宁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里的“龙飞”暗喻英雄崛起,“建康”则是指当时的都城,整个句子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历史画面。
颔联“不阶尺土兴如汉,尽革夷风治过唐”进一步赞扬了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这里“不阶尺土”意味着不依赖于土地的扩张,而是依靠智慧和力量来建立帝国;“兴如汉”则表达了对汉朝盛世的向往和追忆。“尽革夷风治过唐”则强调了古代帝王在治理国家方面超越前代,彻底改变了落后的风俗习惯,使得国家治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颈联“三纪衮衣明日月,万年陵寝肃风霜”将时间概念与帝王的统治相联系,通过“三纪”(即三十年)的时间跨度,形象地描述了帝王在位期间的辉煌成就,如同日月般照耀历史。同时,“万年陵寝肃风霜”则暗示了帝王去世后,其陵寝依然保持着庄严和肃穆,象征着帝王精神的永存。
尾联“小臣瞻拜祠宫外,惟见参天树色苍”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了诗人作为小臣对帝王的敬仰之情。通过“瞻拜”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帝王的深切缅怀与尊敬。最后,诗人仅见“参天树色苍”,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隐含着对帝王英灵的永恒纪念,以及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孝陵的拜谒,不仅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的崇高敬意,还蕴含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