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歌赠高公次一首

通平辞会稽,远栖峨嵋月。

攀践谒天皇,授之五符诀。

丹成饵龙虎,玉霄度年劫。

道陵鹤鸣中,服气冠芙蓉。

精诚感孝子,皓发来相逢。

秘录炼光景,欻起云台峰。

自古餐霞人,寄迹在云岛。

仙令左绵彦,窥探紫书早。

蜉蝣视尘世,轩圭一何小。

少登五凤楼,双凫下长洲。

横琴啸白日,把酒思丹丘。

抗怀无心云,对客如虚舟。

洒然厌嚣諠,选胜求瓦屋。

万里青天西,清虚隔人俗。

珠树浮层阿,瑶芝蔼深谷。

于此搆金房,命侣营河车。

萝窗桃李枝,春风易成花。

它时遵三山,谈笑随洪崖。

伊余隐吴门,素心本同调。

待游五岳馀,即泛瞿塘棹。

愿结蓬海盟,携手瀛洲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仙道的修行者,其行踪遍及名山大川,从会稽到峨嵋,再到瓦屋山,展现了他不拘一格的修道之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人通过“通平辞会稽,远栖峨嵋月”开篇,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修行者的出世形象。接着,“攀践谒天皇,授之五符诀”描述了修行者向仙人求道的过程,暗示了其修行的神圣性和神秘性。随后,“丹成饵龙虎,玉霄度年劫”进一步展现修行者通过炼丹术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体现了道教追求永恒生命的哲学思想。

“道陵鹤鸣中,服气冠芙蓉”则描绘了修行者在自然环境中修炼的情景,鹤鸣象征着清静与高洁,服气则是道教修炼的重要方法之一。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精诚感孝子,皓发来相逢”表现了修行者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感动孝顺之人,与他们相遇并结缘。这种超越世俗的友谊,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秘录炼光景,欻起云台峰”暗示了修行者掌握了深奥的秘法,能够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上自由往来,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能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修行者追求仙道的坚定信念,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中蕴含的道教思想、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构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遥远而又神秘的仙境之中。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荅祝京兆希哲见怀二首(其一)

玉体养微痾,兰日忽当暮。

行药陟清园,桃李芳巳度。

羲曜仰西驰,浮云邈难驻。

玄运驶以催,安不念朝露。

旷虚存友生,咫尺忆情素。

遐思溯唐虞,高悰结尼父。

美人没西方,渭水孰能顾。

瑶言把幽怀,五岳愧迟赴。

努力在金匮,青冥愿蝇附。

形式: 古风

荅祝京兆希哲见怀二首(其二)

弱岁爱灵仙,朱馆攀茅君。

果然值霞客,授诀异所闻。

此言不寻常,谓是瑶池文。

当时返庐山,欲希上士勤。

怀宝十馀年,足下无青云。

向长毕婚嫁,隐居挥典坟。

缅追洪崖步,独觅王乔群。

此志倘终遂,千秋遗世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赠祝京兆希哲一首

卿云结华氛,川岳降灵才。

总岁翔文圃,玉版靡不开。

绵络研群典,稡拾多所裁。

怀此游夏珍,龙息于丘莱。

凤凰有奇音,时乎不我来。

日月迅西流,苞羽安无摧。

竹花食东海,岑寂岂尔怀。

扶摇从南飞,敛彩丹丘隈。

沉耀同归尽,尼蹠皆已灰。

所羡在删述,驾与往哲陪。

敷辞振扬马,万代长昭回。

形式: 古风

昆崙篇赠张子言一首

赤县岂足宅,适彼昆崙隅。

仙山峙九重,层各万里馀。

玉楼十二所,粲丽悉无殊。

峨峨金墉城,中有王母居。

下俯二曜景,振佩四风俱。

元霞布九光,甘露洒丹珠。

言龟巢玉树,牛渚蜕瑶螭。

芝田耨宝粟,蕙圃种琼蔬。

碧柰时一餐,轻骨耸高虚。

列真会承渊,天路浩翔驱。

师皇控紫虬,寇先驾神鱼。

要我玄圃堂,鼓瑟吹清竽。

纪算无终极,千劫恣欢娱。

东濯扶桑津,息辔蓬莱墟。

明星以扪弄,青鸟在前趋。

红波注河流,珍林夹道扶。

手把三洞章,琅阙畅灵符。

妙体好容颜,万载永不枯。

顾觉世间人,刍狗诚足□。

笑此大梦荣,乐与汗漫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