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孝怡偲堂

伯仲我同气,结交我同门。

恳恳互规谏,夸毗奚足云。

常怀连枝爱,岂必篪与埙。

所亲谅已笃,疏者情亦敦。

若人尚古道,堂构依山樊。

庭閒水木秀,清晖蔼前轩。

谷鸟时一鸣,深池芳草繁。

伊彼伐木咏,感兹棠棣篇。

于焉见高义,薄俗难具论。

怀哉鲁中叟,千载垂嘉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陈思孝怡偲堂》描绘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古道的崇尚。诗人以兄弟般的亲密关系开篇,强调了互相规劝和真诚交流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友情超越表面的夸夸其谈。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无论亲近还是疏远,都能感受到深情厚意。

诗中通过描绘宁静的庭院环境,如秀美的山水、清澈的阳光、鸣叫的谷鸟和繁茂的花草,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诗人引用“伐木”和“棠棣篇”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仁义之风的敬仰,感叹这样的高尚情操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寻觅。

最后,诗人以对鲁国贤者的怀念收尾,赞美其流传千年的佳言,表达了对淳朴古道的向往和对孝悌友爱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道德价值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赠别陈少尹思孝服阕之天官

晨登无诸台,南望冶城阙。

垂杨夹岐路,一日几人别。

行人恶离别,仆御愁不发。

斯须竟参辰,况乃千里诀。

行人难久留,结驷登瀛洲。

连宫出阊阖,上有佳气浮。

鳷鹊丽飞观,铜龙起高楼。

结托尽中贵,经过皆列侯。

侯家连戚里,日夕歌钟起。

金貂锡元勋,赤舄何几几。

宦游良不恶,冠盖相萦络。

谁怀长卿贫,沈疴守藜藿。

形式: 古风

为醉樵书水墨扇头

入山不辞遥,爱此泉萝僻。

悠然与心期,孤云澹而白。

谷神养玄牝,应寂了空色。

思与静者谐,投踪寄苔石。

形式: 古风

题高漫士

山郭雨新霁,孤云湿犹飞。

岚岭隐空翠,石林閒清晖。

时与同心人,逍遥爱荆扉。

都无浮世累,共我饭蕨薇。

日夕笑分去,微风拂罗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传别驾存省堂

大路久榛芜,末流异溪径。

淳庞日已隳,遂令此心病。

众伪挥我真,百邪乱吾正。

谁知灵台中,澹然大虚静。

驯扰无外驰,澄明见初性。

嘉尔有道人,于时复存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