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八首(其三)

雨后鸣蝉,晚天云破柴窑碧。

道人留客,一笑纶巾侧。缺月飞来,挂在疏林隙。

秋无迹,倚栏横笛,酒醒微凉入。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八首(其三)》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蝉鸣、晚霞与月色交织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雨后鸣蝉”,开篇即以“鸣蝉”这一自然现象引入,暗示了环境的清新与生机。接着,“晚天云破柴窑碧”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天空比作烧制瓷器的柴窑,描绘出晚霞映照下的天空呈现出的碧绿色彩,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感。

“道人留客,一笑纶巾侧”则描绘了一位道人邀请客人共赏美景的情景,通过“一笑”和“纶巾侧”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悠闲与雅致,同时也暗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缺月飞来,挂在疏林隙”中,“缺月”不仅指出了月亮的形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替。“飞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姿态,而“挂在疏林隙”则进一步强调了月光透过稀疏树林洒落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秋无迹,倚栏横笛,酒醒微凉入”四句,通过“无迹”一词,巧妙地表达了秋天悄然而至,不显痕迹的特点。诗人独自倚靠栏杆,吹奏横笛,随着酒意的消散,感受到一丝微凉,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是心灵深处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八首(其四)

白露飞回,绿杨丝外轻帆转。

水平村远,一镜菱花满。赋别江淹,已是登临倦。

无人管,夕阳帘卷,风里渔歌断。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八首(其五)

轻棹归来,与君重看西湖月。

落花时节,弹指经年别。柳叶双蛾,才展东风结。

相思切,酒阑歌阕,总向灯前说。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八首(其六)

小院秋清,后堂却下葳蕤锁。

玉管斜亸,老桂馀香堕。总是无眠,判得终宵坐。

风吹过,一星萤火,来照凄凉我。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八首(其七)

雪映清流,望中了了长淮树。

雁声随橹,重到江南路。寂寞空台,尚有鱼竿否。

孤城暮,水寒风冱,早挂轻帆去。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