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不用论京口,先须问石头。

虎山终自伏,带水漫长游。

青盖曾彰谶,黄奴肯识羞。

分明前鉴在,刚地弄戈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金陵》,是唐代诗人钱弘俶所作。诗中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通过对比“京口”与“石头”的位置关系,引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用论京口,先须问石头”,点明了金陵的重要地位,暗示金陵的历史地位远超京口。接着,“虎山终自伏,带水漫长游”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虎山象征着曾经的强权或势力,最终会归于平静;而“带水”则描绘了长江的绵延不绝,象征着时间的永恒。

“青盖曾彰谶,黄奴肯识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青盖”可能指代某种权威或象征,而“黄奴”则可能暗指那些曾经的臣服者。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预言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那些曾经屈服于权力者的警示,提醒他们不应忘记历史的教训。

最后,“分明前鉴在,刚地弄戈矛”两句,直抒胸臆,强调了历史教训的重要性。即使在看似坚固的土地上,也不能轻视历史的教训,否则就可能重蹈覆辙,再次拿起武器,陷入无尽的争斗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陵这一历史名城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教训的重视和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收录诗词(13)

钱弘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楚州

驻马楚城南,秋光带雨寒。

地平无岛屿,淮近足波澜。

圣德常柔远,烝民赖此安。

行吟复行酌,朝野正多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陈国

批破《陈书》后,都无禦敌心。

庭花春易尽,璧月夜难沉。

臣爵妖姬醉,新诗狎客吟。

江神如访问,教到井中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路次再感圣恩

洪涛泛泛雨霏霏,芳草如茵柳袅丝。

贴水碧禽飞一字,隔烟青嶂展双眉。

南风入隙开襟久,西照临窗卷箔迟。

惭愧圣恩优渥异,不教炎暑冒长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小窗

粉云牙贴小窗凉,坐见澄波泛夕阳。

更持夜深方有意,半环新月上重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