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中夜》,是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深夜时分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忧虑。
首句“中夜意不惬”,点明了时间背景——深夜,而诗人的心境却并不宁静,暗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愁绪。接着,“忧心有万端”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纷繁复杂的忧虑,仿佛千头万绪,无从梳理。
“盛年虚短剑,壮发凋危冠”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盛年”比作“短剑”,“壮发”比作“危冠”,形象地描绘了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感慨。短剑象征着锋利与力量的消逝,危冠则暗示着岁月的侵蚀与生命的脆弱。
“草木浑欲脱,干戈殊未安”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忧虑情绪。草木似乎在诉说着对季节更替的无奈,而“干戈”则代表了战争与动荡,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定与动荡,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曲中流水调,凄恻为谁弹”以音乐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孤独。流水之曲,本应悠扬悦耳,但在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凄凉与悲伤,仿佛是在为无人倾听的忧愁而弹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深夜时分的复杂心境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