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在关西春暮夜,还同江外已清明。
三更独立看花月,惟欠子规啼一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宁静与孤寂,诗人在关西(古指长安以西地区)的一个暮春之夜独自一人站在那里,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明。三更时分,即夜晚的最后时刻,通常是最为静谧的时刻,诗人独立于花月之间,似乎在等待着某种声音,只缺少了子规(即杜鹃鸟)的啼叫声,这也许是诗人内心渴望自然界的声音,以打破这夜晚的寂静。
从艺术表现上看,这首诗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如“春暮夜”与“江外已清明”的对比,以及“独立看花月”与“惟欠子规啼一声”的对比。这样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独处时的孤寂情怀。
同时,诗中的意境也非常迷人。“三更独立看花月”这句不仅描绘出了诗人的孤独,更通过“花月”的静谧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沉醉。至于“惟欠子规啼一声”,则是诗人内心渴望声音的体现,这声音不仅能打破夜晚的寂静,也能满足诗人对于生灵共鸣的向往。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暮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情怀和内心世界,以及他与自然界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不详
平沙极浦无人度,独系孤舟寒草西。
半夜起看潮上月,万山中有一猿啼。
阙下僧归山顶寺,却看朝日下方明。
莫道野人寻不见,半天云里有钟声。
闲来竹亭赏,赏极蕊珠宫。
叶已尽馀翠,花才半展红。
媚欺桃李色,香夺绮罗风。
每到春残日,芳华处处同。
客见天台县,闾阎树色间。
骖回几临水,带缓独开山。
吏散落花尽,人居远岛闲。
过于老莱子,端简独承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