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其二)

仿佛风光似灞桥,行人到此几魂消。

高车驷马重过日,好认临风碧玉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柳桥春景图。首句“仿佛风光似灞桥”,以“灞桥”这一著名的柳桥典故起笔,暗示了画面中柳树的繁茂与美丽,仿佛置身于那充满诗意的古桥边。接着,“行人到此几魂消”一句,通过行人的感受来衬托出柳桥景色的魅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被美景深深吸引、几乎为之倾倒的情感。

后两句“高车驷马重过日,好认临风碧玉条”,进一步展现了柳桥的另一番景象。在繁华的车马经过时,柳树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姿态,如同碧玉般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不仅为过往的车辆增添了一抹绿意,也成为了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风景。这两句通过对比高车驷马的喧嚣与柳树的宁静,突出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柳桥春色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8)

李承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其三)

梅花飞过柳花香,漫把飘零惹恨长。

宛跨蹇驴来踏雪,教人错唤孟襄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其四)

浮生踪迹半如萍,愁向劳劳问旧亭。

借得香山好诗句,大家唱作渭城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其五)

离情一语一踌躇,况复将情入画图。

此去三沽风景好,夕阳飞絮乱平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其六)

行行几欲叹途穷,下第情怀似酒中。

寄语刘蕡休懊恼,鲰生几度哭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