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峰顶浮屠挂晓晴,当年匕首入强嬴。
燕图未染秦王血,山色于今尚不平。
这首诗名为《题荆轲山》,是清代诗人颜元所作。诗中以荆轲刺秦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描绘峰顶佛塔在清晨阳光中的景象,引出对历史事件的沉思。"峰顶浮屠挂晓晴",形象地写出山峰之巅的佛塔在破晓时分沐浴着明亮的阳光,象征着历史的静谧与庄重。
"当年匕首入强嬴",直接点出荆轲行刺秦王秦始皇的历史瞬间,匕首入骨的紧张与壮烈被凝练在这一句中。"燕图未染秦王血",暗示荆轲未能成功,秦王的图谋并未因此而改变,暗含了壮志未酬的遗憾。
最后两句"山色于今尚不平",以山色的“不平”寓言荆轲之志未消,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刺客坚韧精神的敬仰,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颜元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不详
心隐亦伤厚,况复肆其簧。
多所不忍道,岂复胜篇章。
流连郑卫诗,使人不能狂。
澹静陶处士,乃有《咏荆卿》。
剑术惜其疏,举杯饮欲忘。
重篱不可解,颇异山谷黄。
种薤引傅称李孚种薤,欲以成,计一根不予人,亦不自食,时人谓能行意。
种薤复种薤,薤味多苦辛。
不辛复不苦,何为怨贱贫。
贫贱不可苟,富贵非难臻。
懔栗不经霜,发生安见春。
一春复一秋,日车不久留。
东鸳司察忙,西磈返照幽。
照见七尺影,蚤晚不相酬。
有志不早定,有气空噎喉。
优游非不乐,气馁志亦休。
休休岁云暮,欲种薤已误。
不见薤根长,伤心薤上露。
岂非物外人,经纶为谁瘁。
细雨杏花下,今古得小憩。
物皆有自然,颜色谁点缀。
山河气概间,转更增妩媚。
游凫溯前渠,春绿艳于醉。
诱心如孩提,酣然冀一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