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卖花声》(其一)由清代诗人张绉英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冬时节,病弱之人与梅花共瘦,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画面。
首句“病怯晚寒严”,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体状况和外界环境的寒冷,暗示出一种病态的敏感与脆弱。接着“休卷重帘”一句,表达了对寒冷的抗拒,同时也营造出室内与室外截然不同的氛围感。而“穿窗无奈朔风尖”则进一步渲染了外界的凛冽,与室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环境的逼仄与人的无助。
“人与梅花同瘦损,一晌恹恹”两句,将人与自然界的梅花并置,通过“瘦损”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两者在严冬中的共同命运,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沉重与疲惫。这里的“恹恹”不仅形容了身体的虚弱,也暗示了情绪的低落,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哀婉之情。
接下来,“新月上茅檐,眉影纤纤”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月光洒在茅檐之上,映照出主人公细长的眉影,这一细节处理,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巧妙地将人物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闲愁暗逐漏声添”一句,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犹如滴答的钟漏声,无声却强烈地触动着读者的心弦。
最后,“回首岳云千里外,清泪空黏”收尾,以辽阔的空间距离和清冷的眼泪,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与无法触及的遗憾,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广度,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卖花声》(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病弱之人与自然、时间、空间的对话,展现了深冬季节中的人情冷暖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