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其二)驿中言别友人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水面辽阔,遗憾东风不借给世间英雄人物。
在蜀鸟和吴地的花朵在夕阳下凋零,怎能忍心看见荒废的城池和残破的墙壁。
铜雀台上的春意,金人的秋泪,这满腔悲愤向谁倾诉?
堂堂剑气如斗牛般闪耀,空自认出那些英勇豪杰。
哪里相信我会有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只乘一叶扁舟启程。
只为与鸥鸟结盟,我醉眼看尽江涛起落和云卷云舒。
怒视柱子,吞下强敌,挥师退敌,这一幕激起了千年的义愤。
陪伴我的只有无眠,秦淮河上应是孤独的明月。

注释

水天空阔:形容水面宽阔,视野开阔。
恨东风:对东风(春风)的怨恨,象征不助英雄。
铜雀春情:指曹操的铜雀台,代指历史遗迹。
睨柱吞嬴:典故,形容英勇抗敌,怒目而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个人英雄末路的情怀。开篇即以“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表达了作者对英雄时代已经过去、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无尽哀伤。接着,“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则将这种哀愁转化为对过往繁华如今已成废墟的悲凉描述。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两句中,“铜雀”、“金人”象征着坚硬不屈的意志和高洁的情操,而“春情”、“秋泪”则透露出一种英雄末路的哀愁和悲凉。诗人通过这对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此恨凭谁雪?”一句,更是将这种深沉的情感推向高潮,似乎在问苍天,这种英雄末路的哀愁,又该由谁来洗净?

接下来的“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则是对往昔英勇事迹的一种回忆和追念,其中“剑气”、“斗牛”都象征着强烈的战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无奈和逃避。在这种情感推动下,诗人选择了远离,去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则是诗人在离开时,对朋友、对誓言的不舍与珍视。这里的“鸥盟”指的是与友人的深厚盟誓,而“留醉眼”则显示了诗人不愿意清醒过来,不愿意面对现实的逃避心理。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三句,是对英雄生涯的一种总结和反思。其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都描绘了一种奔波劳碌、壮志未酬的英雄形象,而“千古冲冠发”则是对这种英雄精神的最高赞颂。

最后,“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又回到了一种超脱和孤独的情怀。这里的“伴人无寐”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而“秦淮应是孤月”则将这种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远的意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沧桑、个人英雄末路的情怀,以及对友情和誓言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慧和尚三绝(其一)传神

画我郎潜先帝时,而今白发渐参差。

若交传入都人眼,疑汝前身妙善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镇江之战第十八

海胡舶千艘,肉食三十万。

江平不肯流,到今有遗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愿]韵

题王声甫松坡樵苦唱后

倚柯睨苍髯,短蓑挟风雨。

谈道谁我知,对弈者其侣。

狂吟发悲调,谷鸣相律吕。

扊扅岂不怨,宁售大夫股。

长镵斸仙苓,穫薪为吾煮。

形式: 排律

题玄潭观雪浪阁用诚斋韵

弃官学道勾山许,学到至人本无怒。

赤子??如鱼头,不堪妖孽腥上流。

钳键长潭铁树立,摩挲穹石宝剑湿。

当时岂忍如是观,毒流不可开眼看,英风凛凛万古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