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篇追伤郭兵左嵩焘

暮云忽失双飞鹤,古戍荒林愁日落。

湘川枫树晚犹青,千里烟横洞庭白。

独寐长宵霜入帏,鸡鸣庭树曙光微。

枕上分明见君去,樽前始惜故人稀。

忆昔征车梁郑陌,酒炉对饮狂歌窄。

天子临轩问左生,中丞置驿迎归客。

中原急难须奇才,自觉嵚崎怀抱开。

鼙鼓连天箭满眼,与君醉上羊公台。

即今空洲卧寒月,两贤电火余光绝。

九洲耕织江海清,野梅官荻花如雪。

自古豪雄全盛时,也知功德百年衰。

意气宁甘邓禹笑,琴歌不为雍门悲。

身逐骠姚肯驰骛,看人胜负还相误。

行向西州痛哭回,坐吟南郭灰心句。

云散风流不复论,游谈犹羡李膺门。

庞公不爱入州府,五噫寥寥非隐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王闿运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暮云篇追伤郭兵左嵩焘》,表达了对友人郭嵩焘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品才华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暮色中的景象,如“暮云忽失双飞鹤”、“湘川枫树晚犹青”、“千里烟横洞庭白”,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寄托了对逝者离世的哀思。

“独寐长宵霜入帏,鸡鸣庭树曙光微”写出了诗人夜晚孤独无眠,面对霜降和黎明的到来,更觉时光流转,友人已逝。接下来回忆了他们昔日的欢聚时光,“酒炉对饮狂歌窄”,以及郭嵩焘的政绩和才情,“天子临轩问左生,中丞置驿迎归客”、“中原急难须奇才”。

然而,如今只剩下“空洲卧寒月,两贤电火余光绝”,暗喻郭嵩焘的英魂消逝,而“九洲耕织江海清,野梅官荻花如雪”的景象则象征着世事变迁,人事已非。诗人感慨“自古豪雄全盛时,也知功德百年衰”,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最后,诗人以“意气宁甘邓禹笑,琴歌不为雍门悲”表明自己虽感伤,但仍保持豪迈气节,不愿沉溺于哀痛之中。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齐河道中雪行偶作

六月炎州火作山,冬来河朔雪盈鞍。

冰天热海闲经过,未觉人间万事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潘绎庈学使同年西园涉趣图(其一)

缉雅堂开宴,公余偶咏觞。

吟君珠玉集,笑我簿书忙。

径竹朝烟润,池莲晓露香。

文星尝驻节,咫尺近宫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潘绎庈学使同年西园涉趣图(其二)

竹树昼沈沈,名园静绿阴。

两番勤露冕,独树涤尘襟。

化雨涵濡意,家山去住心。

他年图画里,鸿雪迹重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南归宿王村

长安居不易,匹马出南圻。

远水兼云度,孤禽背日飞。

江乡森战垒,村舍霭林霏。

向夕暂投辔,魂销游子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