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行上座所作维摩问疾图

道人眈眈痴虎头,瞭然电转开双眸。

枯木已死寒岩秋,定中霹雳摧四牛。

起来下笔不能休,新诗字字蟠银钩。

发其馀者漫不收,散而纵横为九流。

我观此画真其尤,病维摩诘小有瘳。

文殊大士从之游,彼上人者难对酬。

两公文章虎而彪,万古凡马空骅骝。

向来曹韩与韦侯,笔端亦尝知此否。

世间画本多山丘,阅人何翅如传邮。

对此可以销百忧,先生胡为吟四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士圭所作,名为《观行上座所作维摩问疾图》。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行上座的僧人所创作的维摩诘问疾图,通过这幅画,诗人表达了对艺术与文学深刻融合的赞美。

诗的开头以“道人眈眈痴虎头”起笔,形象地描绘了行上座创作时的专注与痴迷,仿佛一头痴虎般凝视着画布。接着,“瞭然电转开双眸”一句,生动展现了画家瞬间灵感爆发的情景,如同闪电划破长空,双眸瞬间明亮。随后,诗人通过“枯木已死寒岩秋,定中霹雳摧四牛”两句,巧妙地将画面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在精神状态相联系,暗示了画家在创作时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起来下笔不能休,新诗字字蟠银钩”描绘了画家创作的热情与投入,每一笔都如同银钩般精致,充满力量。然而,“发其馀者漫不收,散而纵横为九流”则暗示了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同九流汇聚,各具特色。

接下来,“我观此画真其尤,病维摩诘小有瘳”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高度评价,认为它能够治愈心灵的疾病,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诗人进一步提到文殊大士与维摩诘的相遇,以及与行上座的交流,暗示了艺术与宗教之间的深刻联系。

最后,“两公文章虎而彪,万古凡马空骅骝”将文人与画家的才华比作猛虎与豹子,强调了他们作品的卓越与非凡。诗人还提到了曹韩、韦侯等历史上的文人,表达了对他们在艺术领域的贡献的认可。

“向来曹韩与韦侯,笔端亦尝知此否”提出疑问,是否这些历史上的文人也曾经认识到艺术与文学的这种深度结合。最后,“世间画本多山丘,阅人何翅如传邮”指出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能够像这幅画一样触动人心的作品并不多见。

整首诗通过对维摩诘问疾图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艺术与文学的融合之美,也表达了对艺术家创造力和作品影响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3)

释士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安上座所作墨梅

道人色心净,了见造物根。

笔端开此花,胸中有丘园。

清香凝暗夜,疏枝卧黄昏。

撞钟西湖寺,见月罗浮村。

老眼隔烟雾,一笑作篱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颂古(其一)

是非海里横身人,豺虎群中自在行。

莫把是非来辨我,平生穿凿不相关。

形式: 偈颂

颂古七十六首(其六)

种谷不生豆苗,蒸沙岂能成饭。

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扳底汉。

形式: 偈颂

颂古七十六首(其八)

破瓶岂复作瓶事,焦种不因生糵牙。

如彼灵空槃大子,毛轮垂法翳花开。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