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运司园亭十首(其五)月台

嘉木密交阴,月夕苦荟翳。

高台出林杪,远目望天际。

不厌清露寒,秪恐轻云蔽。

可但少陵翁,能思斫仙桂。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翻译

茂密的树木相互交织,夜晚月光被遮蔽得苦涩。
站在高台上,越过树林顶端,目光投向远方天边。
我不怕清冷的露水,只担心轻柔的云朵会遮住视线。
不只是杜甫老翁,还有谁能想到砍下仙桂以求明月呢?

注释

嘉木:茂盛的树木。
密交阴:相互交织,形成浓荫。
月夕:夜晚的月亮。
苦荟翳:苦涩地被遮蔽。
高台:高耸的平台。
林杪:树梢之上。
远目:远眺的目光。
天际:天边。
清露:清凉的露水。
秪恐:只怕。
轻云蔽:轻云遮挡。
少陵翁:指杜甫,因其在长安有少陵居所,故称。
能思:能够思考。
斫仙桂:砍伐传说中的仙人所种的桂树,比喻寻求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夜晚景象。开篇“嘉木密交阴,月夕苦荟翳”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树影婆娑、月光朦胧的环境中,树木间的月光似乎透着一丝哀愁。

接着,“高台出林杪,远目望天际”描写了诗人登上高台,从林间突兀而出的景象,眼前是辽阔的天际,这不仅展示了视野的开阔,也映射出诗人的心胸。

“不厌清露寒,秪恐轻云蔽”表达了诗人对清冷露水和飘渺云雾都有一份欣赏之情,但同时也担忧这些美好可能会被轻薄的云层所遮挡,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出诗人的细腻与深沉。

最后,“可但少陵翁,能思斫仙桂”则是对古时贤者的怀念,少陵翁即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甫,而“斫仙桂”则是杜甫曾经居住的所在——成都的仙桂堂。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文化精髓的向往和对前贤的追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历史文化的缅怀,体现出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收录诗词(10)

杨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成都运司园亭十首(其九)水阁

小阁平池阳,危桥属花屿。

杖履乐幽闲,龟鱼荫深阻。

刻柱记新涨,弄水涤烦暑。

物我久相忘,珍禽近人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成都运司园亭十首(其二)玉溪堂

虚堂已深窈,那复要营室。

使君寂无事,闭閤卧终日。

临池狎清泚,养竹听萧瑟。

不为省春耕,轺车肯轻出。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成都运司园亭十首(其一)西园

池台密相望,曾是故侯宅。

赏心知几人,乔木已百尺。

低花拂乌帽,古藓駮苍石。

欲问昔豪华,秋风扫无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成都运司园亭十首(其八)茅庵

缉茅如蜗庐,容膝才一丈。

规圆无四隅,空廓含万象。

绳床每宴坐,不与物俯仰。

惟许岁寒君,虚心环几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