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扉昼锁夜传呼,讯鞫劳心迹也拘。
祗有清虚慰怀抱,开轩即是洞庭湖。
这首诗描绘了在繁忙与拘束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诗人以“双扉昼锁夜传呼”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讯问囚犯时的忙碌与紧张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日常生活的压力与束缚。接着,“讯鞫劳心迹也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强调了心灵的劳顿和被束缚的状态。
然而,诗人并未在此沉溺于消极情绪,而是转向了积极的一面:“祗有清虚慰怀抱”。这里的“清虚”不仅指自然界的清新空灵,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这一转折,诗人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安慰。
最后,“开轩即是洞庭湖”一句,以洞庭湖的广阔与浩渺,象征了心灵的解放与宽广。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从束缚到自由的心路历程,以及在自然中寻得心灵慰藉的主题。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洞庭湖上岳阳楼,旧走声名遍九州。
今日偶来犹吏事,幸当风月近中秋。
洞庭秋旦好,馀雾尚怀山。
日色一竿际,波光万顷间。
宿商鸣橹去,夜网得鱼还。
佳趣知多少,濡毫恨思悭。
洞庭秋昼永,气象坐中分。
浩荡三江水,苍茫万里云。
君山压波面,民舍傍城根。
自昔看图画,今焉过所闻。
洞庭秋薄暮,日脚返沧溟。
云气天涯赤,峰峦水上青。
归舟来隐隐,夕鸟去冥冥。
鼓瑟音何在,空闻帝子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