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道中寄惟起惟扬二弟(其四)

鸿鸣一何哀,客心一何苦。

昨发濲溪滨,今宿桐江浒。

平沙翻惊飙,崩崖荡零雨。

中宵蚊蚋喧,白昼冯夷舞。

嗟哉行路难,含悲望乡土。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内心充满哀愁与苦楚。诗中的“鸿鸣一何哀”以鸿雁的哀鸣开篇,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凉。接着,“客心一何苦”直接点明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孤独与痛苦。

“昨发濲溪滨,今宿桐江浒。”描述了诗人从濲溪出发,到今天晚上在桐江边住宿的旅程。这种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移动,不仅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前路的不安。

“平沙翻惊飙,崩崖荡零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平沙上翻飞的狂风,崩崖间飘落的零雨,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逃避的自然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中宵蚊蚋喧,白昼冯夷舞。”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夜晚和白天的细节,蚊虫的喧闹和水神冯夷的舞蹈,既是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外化。夜晚的蚊虫之扰,白天的水神之舞,都让旅途更加不平静,也增加了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嗟哉行路难,含悲望乡土。”诗人发出感叹,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句话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是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也是对远方家人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中的孤独、哀愁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赴京酬陈汝大见送之作

羲轮转南陆,天气何郁蒸。

驾言出江泛,婉娈辞良朋。

握手长太息,涕下同沾膺。

伊余下乘资,致远胡能胜。

临觞发丽藻,要我以飞腾。

匪惟缱绻笃,徒令感叹增。

小石无完璞,勺水无坚冰。

既愧明德茂,敢期勋业弘。

三复君子言,旦夕怀冰兢。

芳规在往哲,努力将凭陵。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答袁无竞

乍别已不欢,久别情转恶。

凄凄零雨濛,郁郁炎蒸烁。

遵途忧风波,对境怀丘壑。

濡毫无妙理,把酒强为乐。

遐心寄兰荃,秋阴生杜若。

缅怀挥袂初,风景宛如昨。

远道伫徽音,高标忆河朔。

形式: 古风

苕溪送元直南还

送客情已悲,何当更送汝。

送汝情已悲,何当在逆旅。

此情各自知,临行复何语。

握手立斯须,相看泪如雨。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长安书怀孟郊体

烛灭方知黑,其明同瞽师。

脉绝方知死,安得称良医。

文章屡弃置,犹有俗所嗤。

弹射岂不精,所惜觉悟迟。

得失论工拙,胜负分雄雌。

世无鲍叔牙,此意谁能知。

家山八千里,策马燕风悲。

中情徒郁结,泠泪空双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