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春燕有作(其二)

差池群起逐朝晖,乍得随风入绣闱。

遥望柏梁频自语,却怜朱户几翻飞。

春秋代序身长客,毛羽飘零意暂违。

金殿玉楼都莫羡,衔泥且向草堂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燕子的生动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与生命的细腻感悟。首句“差池群起逐朝晖”,以“差池”形容燕子飞翔的姿态,既展现了它们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的美丽景象,也暗示了燕子成群结队、秩序井然的生活习性。接着,“乍得随风入绣闱”一句,巧妙地将燕子的飞行与人类的居所联系起来,仿佛燕子也享受着人类生活的舒适与安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遥望柏梁频自语,却怜朱户几翻飞。”这两句通过燕子的视角,表达了对不同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感慨。燕子遥望远处的宫殿(柏梁),似乎在自言自语,表达对过往繁华的怀念或对现状的反思;同时,又怜悯那些频繁出入富贵人家(朱户)的燕子,可能暗含对命运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

“春秋代序身长客,毛羽飘零意暂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燕子作为迁徙的候鸟,年复一年地经历季节更替,仿佛是自然界中的永恒旅人。它们的羽毛在风中飘零,象征着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然而,即便如此,燕子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活轨迹,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金殿玉楼都莫羡,衔泥且向草堂归。”诗人借燕子之口,表达了对物质奢华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在于回归自然、简单宁静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燕子行为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燕的观察与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平衡。

收录诗词(100)

释今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春燕有作(其三)

帘外呢喃若感恩,黑衣憔悴意空存。

正伤东府非王谢,肯向昭阳托梦魂。

松径易衔新草色,粉墙难叠旧巢痕。

微生暂寄曾何定,一夜秋风归海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百合诗(其一)

石壁西边古涧东,绿陂浓荫隐香风。

孤根寄去一丘外,素蕊开时六月中。

嘒嘒晚蝉山寂寞,泠泠疏磬月朦胧。

閒心此际分明极,玉质幽香迥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百合诗(其二)

未得芳名挂楚辞,都缘清绝畏人知。

休誇玉树临风好,想见红蕖映日时。

姑射山头空有梦,蕊珠宫里正相思。

可怜影没荒岑外,惆怅残阳欲待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百合诗(其三)

暗香浮动又斜晖,几度临风入素闱。

名士握来当玉麈,仙人携去绽云衣。

木兰形似神偏瘦,杜若芳同体较肥。

相对每宜人定后,夜钟微月屡开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