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昼曲

杨花飞,游丝扬,两地相逢不相让。

毕竟杨花性更柔,因风复上杨枝上。

游丝一缕当空垂,欲落不落花蕤蕤。

须臾驻向花阴去,有意寻之不知处。

杨花飘荡丝缠绵,游子心伤望远天。

寄语高楼休极目,鸟啼花落自年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春昼曲》描绘了春天里杨花纷飞、游丝飘荡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游子思乡之情。首句“杨花飞,游丝扬”,以杨花和游丝的动态起笔,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两地相逢不相让”暗示了游子与故乡的难以割舍,杨花的随风飘荡象征着游子的漂泊不定。

“毕竟杨花性更柔”进一步强调杨花的轻盈与柔弱,与游子的内心感受相呼应。“因风复上杨枝上”则描绘了杨花随风而动,似乎在寻找归宿,也暗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游丝的形象,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寻找,却又无法触及的无奈。

“须臾驻向花阴去,有意寻之不知处”写出了游子对杨花踪迹的追寻,却始终不得其解,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最后两句“杨花飘荡丝缠绵,游子心伤望远天”,直接抒发了游子的离愁别绪,望着远方的天空,感叹时光荏苒,花开花落,人事如梦。

整体来看,《春昼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过马氏宫址(其三)

才从宫树听啼乌,旋见荒台叫鹧鸪。

不用官家亲饮马,一鞭已塞洞庭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过马氏宫址(其四)

长驱红粉出荆关,旧日承恩数阿蛮。

老大飘零人不识,月明低唱望家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新凉曲

闻道边城苦,霏霏八月霜。

怜君铁衣冷,不敢爱新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春暮呈容甫

先生吟太苦,终日闭荆关。

我亦诗穷者,邀君数往还。

对床听夜雨,分枕梦青山。

一任春江上,流红万点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