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野翁亭

岝崿峰前野翁亭,溪声常在山常清。

我来尚想坡仙灵,刁令遗事犹芳馨。

寒烟浓淡晚雨零,主人醉客客未醒。

他时此地谁重经,俛仰今昔俱忘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名为《题野翁亭》。诗中描绘了野翁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

首句“岝崿峰前野翁亭”,以“岝崿”形容山峰之高峻,点明了野翁亭的位置,位于山峰之前,暗示了其隐逸的环境。接着,“溪声常在山常清”一句,通过溪水的声音与山的清静,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

“我来尚想坡仙灵,刁令遗事犹芳馨”两句,借用了苏轼(坡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苏轼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野翁亭可能与苏轼有关联,或是受到了苏轼的影响。这里的“刁令遗事”可能是指苏轼的一些事迹或作品,而“犹芳馨”则强调了这些事物至今仍散发着美好的气息。

接下来,“寒烟浓淡晚雨零”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弥漫,细雨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幽静的氛围。而“主人醉客客未醒”则可能是诗人想象的情景,或是对某种状态的描述,暗示了在此处,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沉浸在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状态之中。

最后,“他时此地谁重经,俛仰今昔俱忘形”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设想,未来的人们是否会再次经过这个地方,而那时的人们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野翁亭周围自然美景的魅力,以及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可以达到的心灵自由与超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招真岩

苍崖松声风泠泠,心高太虚望青冥。

幽寻王君集山灵,古井方池谁招真。

金沙岭头净无尘,呼吸风光聚精神。

开合阴阳三尸惊,逍遥吟哦黄庭经。

青蕊琳琅潜玄英,扶摇三光驾云骈。

羽衣翩跹上圆清,我辈岂是区中人。

形式: 古风

草堂

杜陵楠树草堂前,至今物色归吟边。

玉溪清泚太霞仙,我亦见之谁谓然。

书窗明明有公子,坐对新诗发琼蕊。

春云霭空风过耳,为作匾名识其美。

形式: 古风

赭亭山白云寺

风霜高洁天意寒,扪萝石壁不作难。

跻攀古寺地陡宽,中有定僧琐玄关。

静听鸟声人意闲,六尘扫除法观还。

蓦地整履还下山,世缘禅机无两般。

形式: 古风

海南思南豅正花欲过赵阁亦倦

春游花时海棠醉,夹道排空转佳丽。

燕支丰颊娇未醒,翡翠轻鬟愁欲坠。

牡丹风里晚烟明,蔷薇露边初日媚。

山豅深静自成家,池阁幽闲谁近市。

是中人物多情致,剩拟芳寻为出计。

路尘独怯过城阇,远水孤舟那得至。

芳菲易歇兴终阑,识赏难同吟且寄。

蹊间桃李岂无言,草木何知吾亦戏。

形式: 古风